在長寧,有一條常年車水馬龍的重要馬路,它不僅是城市交通的“南一橫”骨干,更承載著上海從開埠到改革開放的百年記憶。今天,“寧寧”再度邀請長寧的“老土著”姚志康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走進虹橋路的故事。
虹橋路東連肇嘉浜路,西接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全長10.7公里,長寧境內9公里,是上海中心城區“三縱三橫”主干道“三橫”中“南一橫”的西段。
1901年辟筑的佘山路(虹橋路)
虹橋路初名“佘山路”。1901年,工部局“越界筑路”,由于資金不足,土路修到滬青平公路口停止了,后更名為“虹橋路”。
1920年代的虹橋路
1995年之前,從虹橋機場進入市區的車輛沿虹橋路至古北路后,就駛入延安西路,古北路以東的虹橋路路破且窄。1990年代,隨著古北新區的開發建設,虹橋路全線得以拓寬,并與古北路、延安西路形成“米”字型交叉的“六岔路”。
1916年虹橋杓球俱樂部
虹橋路是上海開埠的一扇“窗”。第一個例子是上海動物園,上海動物園的前身是西郊公園,西郊公園的前身是虹橋杓球俱樂部,即上海高爾夫總會。
1963年,虹橋機場改擴建工程
1966年9月20日法航巴黎—上海首行班機降落虹橋機場
第二個例子則是虹橋機場。1921年3月虹橋機場竣工使用。1929年7月8日,上海至南京開航,成為上海最早開通的民航航線。1952年8月,上海民航開辟新中國第一條航線:重慶→武漢→上海。1964年4月,正式命名為虹橋國際機場。
陳香梅、陳納德舊居
第三個例子是沿途老洋房。英國鄉村風格、巴洛克風格、西班牙風格、荷蘭風格等樣式的別墅,如羅別根別墅、沙遜別墅、泰晤士報別墅、美豐銀行別墅等等,在虹橋路沿線的鄉野中數不勝數。
1964年,虹橋機場由軍民合用改為純民航的“國際機場”后,虹橋路自然成為“國賓道”。這條“國賓道”的走向是機場迎賓路→虹橋路→延安西路→新華路→淮海路。當年有“夾道歡迎”的外交禮儀。上海市民站在虹橋路、延安西路兩側,歡迎外國政要和國家領導人。
1980年代初虹橋路上的姚村
“西郊賓館”的金字招牌閃閃發光,歡迎著八方來客。現在,市民們也能在里面舉行婚禮。然而,四十多年前,這一片茂林深院很神秘,周邊百姓稱其為“風景區”。
1958年建成的上海農業展覽館(左)
1960年成立的上海舞蹈學校(右)
1980年代末建設中的虹開發
一個甲子后,再看虹橋路,沿途別墅、公寓、商務樓、國際學校、酒店、賓館、劇院、展館,城市功能應有盡有。虹橋路,既是上海開埠的“窗口”,也是改革開放的“窗口”!
關于虹橋路,
你有什么樣的記憶呢?
在留言區和“寧寧”分享吧~
資料:姚志康
撰稿:何郁檸
視頻:周若塵
編輯:史煥煥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