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琪
神琪,來自上海市第六十中學,教學經驗豐富,有近20年班主任工作經驗。曾獲得多種榮譽稱號,所帶班級多次評為靜安區級先進班集體。2024年8月,成為上海市教委組織的第三批“組團式”援疆教育人才中的一員,目前在喀什第六中學高一年級擔任教學工作。
初入疆域:從忐忑到扎根的“破冰之旅”
2024年8月底,帶著上海濕潤的季風和簡單的行裝,神琪老師踏上飛往喀什的航班,看著機票上4960km的航程,心情忐忑不安。當舷窗外連綿的雪山逐漸取代了江南的煙雨,一種陌生而神圣的使命感涌上心頭。落地后,撲面而來的干燥空氣瞬間讓鼻腔刺痛,更讓她不安的是語言障礙——第一次課堂上,學生用夾雜著維吾爾語的普通話提問時,她只能尷尬地重復“再說一遍”。
課堂教學落差更讓人始料未及,當她用上海學生熟悉的節奏講解勻變速直線時,半數學生眼神迷茫。小測驗成績單上刺眼的平均分讓她徹夜難眠,直到喀六教師凱薩遞來一杯熱茶:“這里的孩子像戈壁灘的胡楊,根扎得深,但需要更多養分?!边@句話點醒了神琪老師,她開始用課余時間輔導提優補差,與學生溝通交談……了解他們的認知,只有如此才能進一步改進教學,適應這里的環境,祖國邊陲的教學特色。
課堂內外:打造物理課堂教學特色,營造師生溝通橋梁
每一位老師都是從學生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教學崗位,作為一位年長的老師,她深知當今學生的負擔沉重,在課堂內、外致力于減輕學生負擔。課后認真細致備課不必多說,課堂上神琪老師大膽改革,不主張學生做筆記,使學生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聽課上,她最經典的語言就是“聽懂,會做,會變通”。
每周三的下午第七節課結束后,利用當地老師業務學習時間,神琪老師在教室個別輔導學生,對學困生通過提問溝通環節了解到薄弱點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給她們樹立信心,提高自信。對于高中女生對物理學科學習的畏懼心理,神琪老師以自身經歷為說法,提高女生們對物理學科的興趣?!白鹌鋷煻牌涞馈保嗉壍亩喟雽W生在課堂上都會跟著她專注地聽講。
在講彈力的時候,用當地常見的胡楊木演示彈性形變;在講摩擦力時,讓學生暢想沙漠里如何測量沙丘坡度與摩擦力;在講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時,學生親身體驗水流星,有了魔術師的感受………學生激動地說:“老師,原來課本里的知識真的能看見!”神琪老師掛在嘴邊的至理名言就是:“我傾心教,你盡力學?!?/p>
理科的學習,離不開學生的習題演算,最重要的是學生會獨立完成作業。面對學生解題困難的情景,神琪老師提出的要求是,經過獨立認真細致思考,允許不會做,嚴禁抄襲作業,并嚴格做好這一規矩。遇到不會做的學生神琪老師會耐心細致給他們講解,而發現抄作業的學生就會繃起面孔嚴厲批評,經過多次整治,班級里抄作業的現象大大減少。神琪老師把作業本當成是溝通師生關系的橋梁、紐帶,認真批改每一位學生的作業。
付出總是有回報的,當看到班級的每次考試成績時,能看出神琪老師臉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微笑和喜悅。
青藍工程,師徒共進
參加援疆高中物理教研活動已數月,這段經歷讓神琪老師深刻體會到教育幫扶的溫度與力量。在青藍工程結對活動中,神琪以實驗課為抓手,用生活化場景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在課堂上,通過“摩擦力”、“水流星”等趣味實驗,引導學生發現物理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學生們從“被動聽講”變為“主動思考”,課堂氛圍煥然一新。更難忘的是與結對徒弟共同備課的過程,從教學設計到實驗操作,一次次打磨中,我們不僅分享了教學經驗,更碰撞出新的教育靈感。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帶教,帶教王曉婷,辦公室里經??吹剿齻z共同伏案探究的身影聽到他們討論課程的聲音,為徒弟的專業發展提供日常教學的指導和幫助,目前徒弟屬于校級新秀梯隊成員。
神琪老師敏睿洞察到援疆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青年教師的成長伙伴,通過教研活動、備課組活動,幫助當地教師優化實驗方案、設計分層作業,在“雙減”背景下探索高效課堂。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帶教,帶教王曉婷,為徒弟的專業發展提供日常教學的指導和支持,目前徒弟屬于校級新秀梯隊成員??吹酵降軅冊诒荣愔蝎@獎、在教研中逐漸成熟、成長,神琪老師深感援疆工作的意義所在。
在這次援疆初期神琪老師就被聘為喀什六中物理教研組長,幾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學經驗讓神琪老師深切感受到物理教學的根本就是扎根課堂凝聚團隊力量,學科組建設是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師成長的關鍵。學校層面針對教師梯隊現狀,實施“青藍工程”。針對青年教師配備“雙導師”(本地教師+援疆教師),神琪老師積極配合學校工作,通過聽課評課、同課異構、課例研磨等形式,幫助其快速掌握教學基本功。
神琪老師建立常態化教研機制,每周開展主題教研活動,聚焦“如何將生活現象融入物理教學”“實驗課的有效組織”“我講高考題”等實際問題,通過集體備課、課例分析、專題研討等方式,促進教師思維碰撞。推行“問題鏈式教學”:針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薄弱的問題,設計由淺入深的問題鏈,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小組合作等方式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近一年援疆,神琪老師對教育的意義有了新視角:這里的孩子沒有上海學生“起跑線優勢”,但眼中燃燒著更純粹的對知識的渴望。如今,神琪老師依然在喀什的講臺上書寫板書,但教案里多了胡楊木的紋理,耳畔多了駱駝鈴的聲響。她情真意切地說:“援疆不是‘犧牲’,而是生命中最珍貴的饋贈——它讓我在戈壁灘上找到了教育的真諦,也讓我在邊疆的土地上收獲了永生難忘的成長。”
(來源:上海援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