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雷軍發布微博為即將發布的小米YU7預熱。
雷軍發文如下:
小米YU7,馬上就要發布了。不少朋友說,SUV市場比轎車市場競爭更激烈,小米還能沖出重圍嗎?
這個領域高手如林,每個都有超強的競爭力,確實競爭非常激烈。但我相信,YU7 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魅力。
YU7,定位豪華高性能SUV,和SU7 有著一脈相承的家族設計語言。同時,YU7也有著極為鮮明的特點,既有優雅造型和高性能,還提供了豪華感和空間的舒適性,同時還有先進的智能科技。那些喜歡開車、又希望大空間和先進豪華體驗的朋友們一定會特別喜歡YU7。
小米YU7,就是我們為先進的時代精英,潛心打造的先進SUV。#小米yu7#
小米戰略新品發布會定在5月22日晚7點。這次重磅新品特別多:手機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 等。
可以說,小米YU7是今年最熱點的車型之一。但今年3月底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NOA輔助駕駛狀態下,因施工路段改道逆向車道時碰撞護欄起火,3名駕乘人員遇難。事發時,系統檢測到障礙物后提示減速,駕駛員接管后仍未能避免碰撞,最終以97km/h撞擊護欄引發爆燃。這一事故也讓小米汽車陷入了巨大的質疑中。
5月15日晚,雷軍發表演講中提到,3月底一場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讓小米受到了狂風暴雨般的質疑、批評和指責。雷軍說,一位熟悉汽車行業的朋友告訴他,“造車遭遇交通事故在所難免”,但誰也沒想到,這場事故對小米的打擊超乎想象。他稱,這場事故讓小米意識到公眾對其的高期待和嚴要求,小米要在汽車安全領域成為同檔最安全的車,不僅要做到合規,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更要做出超越行業水平的安全,“這也標志著小米不再只是行業新人,而需要承擔起大公司、行業領導者的責任”。
可以說,小米YU7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和質疑來發布的。
近日有媒體報道,多位小米SU7車主在社交平臺集中反映車輛存在外觀工藝缺陷,大燈外框與翼子板接縫處出現異常鼓包及翹邊現象,部分車輛縫隙寬度超過5毫米,按壓時部件呈現明顯起伏,嚴重破壞車身流線造型的完整性。針對這一現象,浙江省消保委汽車專家汪英來在5月15日的采訪中指出,問題根源在于翼子板設計尺寸存在偏差,導致與車燈裝配過緊。他強調,陽光暴曬引發的熱脹冷縮效應使得材質無法正常回彈,這種因"設計制造經驗不足"導致的裝配缺陷,在其從業12年間從未在原廠車上遇到過,“還是造車經驗不足導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該問題已超出簡單維修范疇,可能需要整體更換相關部件才能徹底解決。
此外,小米售價最高的車型小米SU7 Ultra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配件陷入“虛假宣傳”爭議,被車主成為最貴“裝飾品”。
此前對該配件做宣傳時,稱是“復刻紐北原型車空氣動力學設計”“雙峰道高效倒流散熱”等功能,但在實際拆解中被證實僅為外觀裝飾。一位購買SU7 Ultra的車主用鼓風機測試時,前艙蓋開孔處的紙巾毫無反應,證明風道設計并未形成有效氣流;內部結構與普通鋁制機蓋無異,既未連接剎車系統散熱,也未增加車輛下壓力。
爭議核心在于,小米官方此前曾多次強調該部件的性能提升價值。例如雷軍在直播中明確表示“內部結構完全改變,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散熱”,官網宣傳更將其描述為“賽道級散熱設計”,甚至宣稱“提升剎車散熱效率15%”。
測評效果與官方宣傳的“打架”使得300多名車主組建維權群,要求無損退車并啟動集體訴訟程序,部分車主已委托律師團隊推進法律追責。
那么,你看好小米YU7嗎?你認為速度是一種信仰嗎?這一次,米粉會被雷軍的真誠再次打動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