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津津樂道”,守護兒童成長——在兒童健康科普的沃土上,她以專業為犁,以愛心為種,耕耘出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今日,上海市兒童醫院副院長陳津津榮獲第三屆上海市健康科普引領展示活動暨新時代健康科普大賽“健康科普杰出人物”稱號。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她個人多年深耕科普領域的肯定,更是對上海市兒童醫院在兒童健康促進工作中卓越貢獻的認可。
創新科普形式,賦能家庭健康自治
陳津津長期致力于兒童健康科普工作,以創新形式回應社會關切。她帶領團隊編寫《兒科醫生育兒詳解——兒童早期發展的家庭實踐》、《0-6歲寶寶健康喂養寶典》等系列科普叢書,將專業的醫學知識轉化為家長“看得懂、用得上”的實用指南。此外,她首創上海市兒童醫院“AI兒童健康管家”,精準推送健康科普信息,瀏覽量突破10萬+,有效提升了健康知識的可及性。她積極組織青年醫務人員參加上海市和全國性的科普比賽,打造了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的兒保青年公益科普團隊,先后榮獲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二等獎、三等獎。
聚焦特殊群體,傳遞溫暖與希望
在關注普通兒童健康的同時,陳津津將目光投向孤獨癥兒童、高危兒等特殊群體。她面向全市孤獨癥兒童家庭,牽頭各區級項目點開展“星媽港灣”項目,通過藝術療愈、社交技能培訓等方式,累計服務孤獨癥家庭221組,實際服務5559人次,為這些家庭帶去實實在在的幫助。孤獨癥早期家庭干預的系列科普與宣教榮獲上??祻歪t學會科技獎二等獎。
針對我國兒童面臨營養“兩頭翹”現象,高危兒的營養不良伴體格及腦智發育遲緩、群體性兒童超重肥胖高發,設計研制、建設與應用推廣兒童營養風險的層階式分類化管理體系為基層醫院對兒童營養性疾病管理提供了操作性強的實用工具,也幫助邊遠地區醫療可及性差的患者實現了跨時空的遠程兒童保健管理,該項成果目前已納入國家兒童早期發展營養適宜技術的研發板塊,并先后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婦幼健康科技成果二等獎等。
此外,她建立高危兒多學科門診,開發讀寫障礙評估工具,為學習困難兒童提供個案化指導,推動“醫-教-家”一體化干預模式的落地。
跨界合作,構建兒童健康生態圈
陳津津注重資源整合與跨界合作,發起成立“上海兒童心理發展與保障聯盟”,攜手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等多方力量,優化兒童心理健康服務資源。她還深入社區、學校,開展公益義診和健康講座,將科普知識送到家長和教師身邊,助力構建兒童友好的健康生態圈。此次榮獲“健康科普杰出人物”稱號,她表示:“健康科普是醫者的責任,也是社會的需求。未來,我們將繼續以專業和愛心,為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