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袁家那張老照片,拍得時候是1926年,鏡頭里兩個男人站在一起,左邊的是袁克桓,右邊是袁克堅。
兩人穿得風格不太一樣,一個西裝革履,一個中山裝挺括,但臉型、眼神、輪廓都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誰看了都知道是一家人。
手里還都夾著煙,一邊吞云吐霧,一邊對著鏡頭站得挺直,像是心里有事,又像是心里沒事。
這張照片一出來,不少人都以為這不過是北洋遺老后代的日常,其實骨子里藏著的,是一段被人忽略的故事。
袁世凱有十個夫人,生了三十多個子女。
光兒子就十七個,這十七人里,袁克桓是最不走尋常路的一個。
他不是靠著父親的名頭混日子的主兒。
他小時候在家里讀私塾,后來又被送到天津繼續讀書。
袁世凱當時還沒稱帝,但已經是北洋的頂梁柱,家里規矩大,孩子們一個個都得按規矩來。
袁克桓不愛惹事,做事卻特別認真,腦子也活絡,袁世凱對他是另眼相看的。
1913年那會兒,袁世凱安排幾個兒子到歐洲轉一圈,意思是讓他們開開眼界。
袁克桓當時才十幾歲,跟著五哥袁克權、七弟袁克齊一起去了俄國、德國、法國、英國這些國家,最后進了英國的齊頓漢姆學院,學的是軍事。
那時候的他,穿著西裝說著英文,滿腦子是世界的模樣。
可惜天有不測風云,一戰爆發,袁世凱一聽局勢緊張,趕緊讓他們回國。
回國之后,袁克桓一下子就空了下來。
原本的計劃全打亂了。
家里人見他年紀也不小了,就開始張羅婚事。
看中的是晚清江蘇巡撫陳啟泰的女兒陳徵。
正準備辦婚禮時,袁世凱突然去世,整個家族氣氛一下子變了。
袁家有個老規矩,父親去世后,兒子必須守孝三年。
這三年里,不準喝酒、不準赴宴、不準理發,也不準娶妾。
婚事只能推遲。
等到1918年,守孝結束,袁克桓跟陳徵才終于成婚。
婚后不久,家產分了。
他分得了八萬銀元、四十兩黃金,還有價值七萬多的股票。
有不少人拿了錢就開始揮霍,買車買房、吃喝玩樂樣樣不少。
但袁克桓沒那樣,他把這筆家底用到了實業上。
先是接手了啟新洋灰公司,當了總經理。
后來又參與創辦了江南水泥廠、華新南辰溪水泥廠、北京琉璃水泥廠。
那幾年,他幾乎天天泡在工廠,跟工人一道研究配方、改設備、跑業務。
別人見他是袁家的公子,還以為他坐辦公室喝茶看報。
可他偏不,他是做實事的。
抗戰爆發那年,江南水泥廠成了日軍盯上的目標。
日本商人找上門來,想低價控股,被他一句話駁回去了。
日本人轉而開始威脅,軟的不行來硬的,1943年干脆派人帶槍上門,要求拆設備運去山東給日軍修工事用。
袁克桓當場頂了回去,不但不答應,還帶著廠里的董事會集體反對。
他知道,這不是生意的事,是底線問題。
一個妥協,后面就再無法無天了。
日軍一看軟硬不吃,1944年直接派兵搶了設備。
工人們哭了,廠子空了,袁克桓卻沒趴下。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并非時政社會類新聞
他說,廠房還在,人還在,只要重新買設備,照樣能干起來。
抗戰勝利后,他沒去官場混,也沒借著名頭撈好處,而是回頭繼續搞實業。
那時候他手上已經有了江南水泥廠和上海耀華玻璃,兩個廠子一南一北,撐起了中國建材的一面旗。
他的名字在業內是響當當的,很多后來搞實業的,也都拿他當榜樣。
1949年,新政府成立,天津市政府想請他出任副市長。
他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推了。
他對家人說:“我是干實業的,做不來官。
實業能讓我發揮得更好。”
那時候很多人不理解,覺得當官才是正道。
但他不是跟風的人,他覺得自己能干的才是最重要的。
后來事實也證明,他的選擇沒錯。
他把時間和精力全撲在工廠上,管質量、管工人、管進度,樣樣都親自過問。
他的孩子也被他教育得頭頭是道,有的成了工程師,有的成了教授,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干得不錯。
他晚年住在天津的民園大樓,生活過得簡單,沒大操大辦,也沒擺譜。1956年去世時,國家重工業部專門送來花圈和撫恤金,還派人來吊唁。
很多老工人聽說消息后,眼淚就下來了。
這人這一輩子,沒當過大官,沒出過風頭,但干的事,頂天立地。
他不是靠說的,是靠做的。
他不愛多話,但做事有章法。
別人靠背景吃飯,他靠本事吃飯。
家里給了起點,后面的路是他自己走出來的。
他這輩子不完美,但穩當。
他沒有拿父親的名聲去換官職,也沒有把家產揮霍掉。
他把原本可能只是“袁世凱兒子”這幾個字,活成了“袁克桓”這三個字。
他不想當誰的影子,他就想當他自己。
參考資料:
《袁世凱家族檔案資料匯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整理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史》,王立群主編
《啟新洋灰百年記》,企業志編委會
《江南水泥廠與中國抗戰工業》,《近代企業研究》期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