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壽險公司投資收益率情況整理更新如下:
綜合投資收益率榜單
財務投資收益率榜單
解讀
財務投資收益率穩定,同比增長
2025 年 Q1 壽險公司總投資收益率(財務投資收益率)加權平均0.95%(同比去年 + 0.41%),扭轉此前下滑趨勢。
綜合投資收益率兩極分化,平安11%,新華7.5%大幅超平均
綜合投資收益率加權平均2.98%,但47% 公司(35 家)為負,僅10 家超 1%。其中,平安和新華大幅拉高了平均值,一季度綜合投資收益率,平安壽險(11%)、新華保險(7.15%),大幅高于行業。
主要原因是因將持有至到期債券重分類為可供出售資產,釋放歷史浮盈(平安單季度浮盈超千億),推動本季度綜合投資收益非常高。
資產重分類的會計影響與償付能力變化
平安壽險將持有至到期債券全部重分類為可供出售資產,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上升39.3 個百分點;新華保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上升71 個百分點。此類操作使未實現浮盈計入綜合收益,短期大幅提升收益率。
中小公司以 “固收 +” 策略躋身總投資收益前十
小康人壽(1.72%)、君龍人壽(1.62%)等中小公司通過靈活配置利率債、可轉債等 “固收 +” 資產,在財務收益率排名中表現突出。
低利率下固收資產結構優化
面對利率下行,險企延長固收類資產久期至12 年,增配超長期地方債,通過債券價格上漲的估值收益支撐綜合收益率。利率債占比提升至 50%,成為穩定基礎收益的關鍵。
政策引導權益投資擴容,頭部布局新領域
監管要求新增保費30% 投入 A 股,預計 5 年權益占比從10%提至 20%。A股市場也是舉牌不斷,平安近幾個月大量買入高息銀行股。
財務投資收益率和總投資投資收益率的差異
注意一下上面兩個榜單的差異
財務投資收益率:
這個指標主要看的是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也就是保險公司把錢投出去,通過股票、債券、房地產等投資方式賺到的錢,除以投資的本金,算出來的收益率。它更關注投資本身的表現,不考慮其他因素,比如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比如股票價格漲跌但還沒賣)。
綜合投資收益率:
這個指標不僅包括投資收益,還會考慮投資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也就是說,如果股票價格漲了,即使還沒賣,這部分增值也會算進去。
這次平安綜合投資收益率超高,也是因為將持有至到期債券重分類為可供出售資產,釋放浮盈。并非單純由于季度投資取得收益導致。
整體而言,一季度壽險企業整體還算平穩,彼此差異也不太大。這些年不少公司在調整會計準則或者調整會計分類時,也容易導致了利潤、投資收益率波動較大,也不必過度解讀。
另外保險公司繼續真金白銀投入股市,A股港股舉牌不斷。而二季度貿易戰砸出的黃金坑,是否有較多保險公司也持續進場抄底,得等到二季報再來看。
專注全球300+保險公司數據及分析,詳情請關注公眾號:光子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