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最近總被牙疼困擾,到醫院檢查發現兩顆大牙出現了齲洞。她很納悶:“我每天刷牙,怎么還會蛀牙?”
小天天愛吃棒棒糖,經常睡前偷吃后不刷牙。一段時間后,他哭著說牙齒疼,醫生檢查發現他的牙縫處已經發黑——這是細菌 “加班”搞破壞的結果。
其實,齲病的發生就像一場“細菌攻防戰”。人們的口腔中有數百種細菌,其中致齲菌(如變形鏈球菌)尤其“狡猾”。它們以食物殘渣中的糖分為食,代謝后產生酸性物質,日復一日腐蝕牙齒表面的牙釉質,最終形成齲洞。
牙齒健康是值得投資的“終身財富”,齲病不會自愈,但卻可以預防。以下是牙齒防蛀小知識。
01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不少人認為“用力橫刷=刷得干凈”,其實這樣反而會磨損牙齒,導致進食冷熱酸甜的食物時牙齒敏感甚至呈楔狀缺損。刷牙要注意以下細節:
1.牙刷的選擇。小頭軟毛的牙刷能靈活清潔后牙區。
2.巴氏刷牙法。牙刷毛與牙齦呈45度角,小幅水平顫動清潔牙齦溝(細菌大本營),再拂刷牙齒表面,每個牙面都要清潔。
▲巴氏刷牙法分解步驟
3.清潔舌苔。舌面堆積的細菌會重新污染牙齒,輕刷舌苔可減少口臭。
4.升級刷牙工具。電動牙刷的震動頻率高,適合難以掌握刷牙手法的人群;牙線比牙簽更能清除牙縫中的“隱形殘渣”(如塞入的牛肉纖維)。因牙齦萎縮而導致牙齒間縫隙增大的人群,還可以在日常刷牙的基礎上結合使用牙縫刷或者沖牙器,將牙縫清潔干凈。
02
科學吃甜食
糖分本身不傷牙。但是,每吃一次甜食,口腔就會經歷一次“酸雨襲擊”(pH值降至5.5以下導致牙齒脫礦),而口腔的酸性環境非常適合致齲菌的生長和繁殖。因此,對于牙齒健康來說,吃糖的頻率比數量危害更大。吃甜食時應注意:
1.減少口腔含服時間。糖類在口腔停留時間越短,對牙齒的傷害就越小。
2.選擇代糖。木糖醇口香糖能刺激唾液分泌,抑制細菌活性。
3.吃甜食后及時漱口。
03
給牙齒穿上 “隱形鎧甲”
對于兒童防齲,鼓勵使用含氟牙膏。牙膏中添加氟化物能促進牙釉質再礦化,相當于給牙齒鍍上“防酸膜”。 兒童從乳牙萌出后開始使用含氟牙膏(使用量:3歲以下米粒大小,3歲以上豌豆大小),注意引導兒童吐出牙膏泡沫。此外,還可以每半年到口腔科請醫生進行一次專業涂氟,這尤其適合愛吃糖的兒童和正畸患者,其效果堪比“加強版護盾”。當然,高氟地區居民需遵醫囑,避免氟的過量攝入。
04
不容忽視的“防齲幫手”
1.唾液。唾液是天然清潔劑,若長期口干(如藥物副作用、張口呼吸)會增加齲病風險。建議咀嚼無糖口香糖、多喝水,或使用人工唾液噴霧。
2.窩溝封閉。兒童新長出的恒磨牙表面凹凸不平,容易藏匿細菌。窩溝封閉劑就像給牙齒穿上“防護服”,提高防齲效率。
3.定期檢查。小齲洞不痛不癢,等感覺到疼時往往已傷及牙髓。建議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檢查,必要時拍X線片以便及時發現隱蔽的齲齒。
05
防齲“總動員”
1.嬰幼兒。避免口對口喂食(防止家長口腔細菌傳染),戒除吃奶睡覺的習慣。
2.青少年。正畸期間使用專用牙縫刷,避免托槽周圍蛀牙。
3.成年人。避免頻繁零食,戒煙限酒。牙齒的小問題要早處理,勿拖延。
4.老年人。每天清洗假牙,及時處理殘根,別讓口腔變成“細菌培養皿”。
總之,每一顆牙齒都是不可再生的“寶石”,守護它們,就是在守護你的生活品質。
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副主任醫師 謝惠蘭/文
來源: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
編輯:陳沂、楊沛
一審:陳素玲
二審:黃新珠
三審:寧永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