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熱熱,悶悶悶悶悶……
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福建的夏季占了一大半,這才剛進入五月,就已經熱得讓人受不了。
熱是福建夏天的特色,而福建人擅長用湯湯水水來解暑。
福建人喜歡吃各種甜湯,并把湯湯水水的糖水叫做甜湯,逢年過節或是宴請親朋,酒席總是以一碗甜湯結束。桂圓紅棗湯、銀耳羹、蓮子湯、銀耳湯、花生湯、甜湯圓、溏心水潽蛋、水果罐頭……
福建的甜湯種類很多,它們雖自成一派但又相互融合,混搭起來更是不同風味,甜湯天花板里的『四果湯』便是這樣一份甜湯組合。
酷熱環境下,四果湯是閩南人最佳的消暑飲品,它是閩南人記憶里都離不開的味道。四果湯雖帶了個“湯”字,卻和“湯”沒多大關系,是各類甜湯小料的大合集,它憑著自己過硬的實力,在如今奶茶、果茶、咖啡風靡的時代里,在冰飲市場里占據了一席之地,甚至坐穩閩南地區頭把交椅。
最初的四果湯確實只有“四果”:紅豆、綠豆、蓮子、薏仁,或是綠豆、薏米、阿達子、蓮子和紅豆、綠豆、銀耳、仙草。但四果湯中的“四果”究竟是哪四果,大概就連福建人自己都說不明白,但是唯一能達成共識的便是「阿達子」和「石花膏」,它們是四果湯的靈魂所在。
「阿達子」以木薯粉為主要原料搓揉而成的甜品點心,可以理解為“沒加芋頭的芋圓,沒加黑糖的珍珠”。區別在于阿達子只單純用到了木薯粉,而芋圓和珍珠,一個添加了芋頭紅薯等根莖類植物,另一個使用了大量的黑糖。做好的阿達子下鍋煮熟,晶瑩剔透的,吃起來比芋圓更有嚼勁,比珍珠更加爽滑。
「阿達子」單拎出來,也是福建的特色飲品。在不同的城市又有著不同的叫法,浙江人叫它水晶糕 ,海南人叫它冬瓜薏,廣西人叫它馬蹄糕或薯粉錢,還有人也叫它叫籺仔、薯粉粒、Q果……
阿達子QQ彈彈,非常有嚼勁,閩南四果湯和海南清補涼的靈魂都是它,和綠豆搭配尤為清爽。
「石花膏」由生長在海洋礁石上的一種名為「石花菜」的白色藻類熬制而成,也是提取瓊脂的主要原料。
石花菜加熱后釋放出大量膠質,使液體逐漸變得粘稠起來,過濾出雜質后留下的純凈液體,冷卻后便會凝結成晶瑩剔透的膏狀物。用類似刨刀的工具,將石花膏刮成均勻的細條盛在碗里,淋上冰涼的蜜水,便是一份清涼解暑的夏季飲品。
早在唐宋年間,人們就將石花菜熬煮成石花菜漿液后倒入盆中,制作成甜品食用,具有潤肺化痰、清熱降火的功效。《舌尖上的中國》也曾推薦過石花膏,泉州石花膏的制作技藝還入選了泉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除了「阿達子」和「石花膏」,四果湯里的「仙草」單拎出來,也是福建的特色飲品。在不同的地區它有不同的叫法,涼粉、燒仙草、仙草蜜、仙草粿、草凍、仙草凍、仙人粄、仙牛粄、草粄,都是它的名字。
仙草煮好凝結成凍后,有一股淡淡的草藥香,摸起來滑溜溜的,那是因為煮仙草時加了食用堿,所以需要多泡幾次清水去掉堿味。
仙草冰涼可口,已經形成商業化模式,現在只需要用仙草粉就可以做,比起熬仙草的傳統做法更加方便,不用再加食用堿,不用浸泡清水去堿味,凝固好后切成小塊加蜜水吃就很美味,如果再加上芋圓、紅豆等小料,那又變成了另一種解暑甜品「燒仙草」。
四果湯歷史悠久,雖名曰四果,可遠不止四種材料,畢竟在長久的歷史演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人們往碗里放的“果”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滿。
作為夏日避暑神器,四果湯可能只是街頭巷尾里并不起眼的小攤,但卻是閩南人夏天里不可或缺的存在,它統治了閩南人的整個夏天。
如今流行于全福建的四果湯,起源于漳州,價格6-12元不等,當然還有更貴的。它以石花膏為底,加上阿達子、仙草,挑選西瓜、菠蘿、火龍果等水果,淋上蜜水,再加上刨冰,最終成就一份甜美沁心的解暑冷飲。
市售的四果湯要想吃到所有材料,那也是要花費許多銀子的,不過還好,我會自己做,那就給你們飽飽眼福吧,當然如果你能學會我會非常欣慰。
紅豆甜蜜、綠豆綿軟、銀耳爽脆、薏仁韌性、芋圓粉糯、阿達子Q彈、仙草順滑、水果甘甜......堪稱福建糖水界的天花板。
對于閩南人來說四果湯不僅僅是一份夏日冰品,也是一份故鄉的味道,那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們魂牽夢縈的古早味道,是平凡的、家常的味道。
一只小碗,劃成面條狀的石花膏打底,綿密的紅豆、嚼勁的阿達子、Q彈的芋圓、清爽的仙草凍、酸甜的水果,來點刨冰,淋上蜂蜜,五顏六色,琳瑯滿目,只消一碗,夏日炎熱盡可消除。
食物生長于大地,人亦是如此,回味起那古樸的冰涼風味,心頭便蕩起了對故鄉的思念,對往事的感懷,對生活的向往及初心。愿你在每個被熱意包裹的時刻,都有一片清涼幫你驅趕夏日的燥熱。
食材
【仙草凍】
仙草100-150g、水6斤(3000g)
食用堿5g、紅薯淀粉(粘米粉、蕉芋淀粉)50g
【石花膏】
石花菜25g、水4斤(2000g)、白醋5g
【阿達子】
水50g、木薯粉80g、白糖5g
【珍珠】
水50g、木薯粉80g、紅(黑)糖50g
【芋圓】
紅薯200g、木薯粉100g、熱水5g
【其他】
紅豆、綠豆、銀耳、西瓜、菠蘿
葡萄干、花生、干桂花、芝麻、蜂蜜水、冰水(冰塊)
步驟
【仙草凍】
仙草干沖洗雜質浸泡15分鐘,清洗干凈。
用剪刀稍加修剪,鮮草的可溶性多糖類物質多藏于葉片,揉搓時可以感受到黏滑,溶于水后可凝固成膠狀,一般統稱為仙草膠,因此盡量用葉子部分。
仙草干放入高壓鍋中,加入6斤水和5g食用堿。
仙草里的仙草膠屬于酸性多糖,在堿性溶液中更易溶解,加入堿可以幫助膠質釋放。
開大火煮,煮至高壓鍋冒氣,調至中火煮30分鐘,建議高壓鍋安全閥最好用布包一下,不要堵住出氣孔即可,因為冒氣后噴出的蒸汽是黑色的,而且還粘稠。
沒有高壓鍋可以將仙草干、水、食用堿放入湯鍋里,大火煮沸后改中火熬制60-90分鐘,差不多湯汁剩一半多,變得又黑又潤滑時即可起鍋過濾殘渣。
除去消耗掉的部分,煮好過濾出來的湯汁差不多還剩一半。
紅薯淀粉(粘米粉、蕉芋淀粉)用水化開。
先不開火,慢慢倒入溶解好的淀粉汁,邊攪拌邊倒入。
開大火煮。
慢慢攪拌,當感到湯汁出現阻力有點糊狀時,轉火繼續攪拌,待湯汁攪拌到又黑又光滑的糊狀即可出鍋。
倒入模具里,自然冷卻。
【石花膏】
石花草清水浸泡1-2小時,剛開始是很黃的顏色。
浸泡過程中用手搓洗幾遍,去掉砂礫。
隨著浸泡搓洗,顏色會變淡。
洗好的石花菜裝入過濾袋。
丟入高壓鍋,加4斤水,加點白糖。
倒入5克白醋,加了白醋才能煮的爛,膠質才出的來。
開大火煮,待高壓鍋冒氣后轉中火煮30分鐘,關火后燜30分鐘,讓膠質完全釋放出來,喜歡硬一些的口感可以開蓋后再中小火煮至水剩一半。
煮好的水是淡淡的黃色,沒有高壓鍋可以將石花菜、水、白醋放入湯鍋中,大火煮沸后轉中火煮40分鐘 ,煮好以后過濾倒入模具里,自然冷卻。
【阿達子】
鍋中加入白糖和水,煮至糖完全融化。
白糖不加也可以,吃阿達子的原味。
加兩勺木薯粉進去,不停攪拌,成勾芡的粘稠狀態。
關火,立刻把剩下的木薯粉倒進去,快速攪拌。
倒出來揉面,這時是一個有拉伸性的面團。
揉的過程中適量加熱水和木薯粉,太硬加熱水,太軟加木薯粉,直至面團柔軟但不粘手的狀態即可;搓成小條,切成小塊,全部做好后可以用濾網篩去多余木薯粉;做多了可以直接放冰箱冷凍,想吃的時候直接煮就行。
燒一鍋開水,下鍋煮。
持續大火,不用管它,阿達子粘性不大有粘連的自己會散開。
大火煮3—5分鐘左右,會越來越膨脹。
至全部膨脹透明浮起即可。
撈出放冰水里冷卻。
冷卻后撈出放碗中,加點白糖進去,攪拌均勻,防止粘在一起。
【珍珠】
鍋中加入紅糖和水,煮至紅糖完全融化。
加兩勺木薯粉進去,不停攪拌,成勾芡的粘稠狀態。
關火,立刻把剩下的木薯粉倒進去,快速攪拌。
倒出來揉面,這時是一個有拉伸性的面團。
揉的過程中適量加熱水和木薯粉,太硬加熱水,太軟加木薯粉,直至面團柔軟但不粘手的狀態即可。
搟成面片,切成小條,小塊;搓成圓球,用木薯粉防粘;全部做好后可以用濾網篩去多余木薯粉。
燒一鍋開水,珍珠下鍋煮,如果量比較大可以等水開后用勺子攪一攪防止粘在一起。
燒開后轉中小火,差不多煮10分鐘。
珍珠會越煮越大。
煮至全部浮起,關火燜5-10分鐘即可。
撈出珍珠放冰水里冷卻。
冷卻后撈出放碗中,加點紅糖進去,攪拌均勻,防止珍珠粘在一起。
珍珠完成。
【芋圓】
蒸熟的紅薯放入碗中,壓成泥;趁熱倒入木薯粉,先和成絮狀,如果太干適量添加熱水,太稀加木薯粉;再倒出來揉成光滑的面團。
將面團搓成小條,再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塊,用木薯淀粉防粘,可以根據喜好做出紫薯味和芋頭味。
鍋中燒開水,將芋圓下鍋,和煮阿達子一樣,大火煮3—5分鐘左右至全部膨脹浮起即可,芋圓過冰水后暫時不吃可以加入白糖拌勻,白糖起潤滑防止粘連作用。
【銀耳】
銀耳泡發后放入電飯煲里煮,不用煮至出膠,四果湯里的銀耳是脆口的。
【各種五谷】
紅豆、綠豆洗凈泡發后,加持平的清水,喜歡甜味的加點糖,直接放入高壓鍋壓爛。
薏仁、蓮子、紅腰豆也用相同的方法煮熟即可,沒有高壓鍋可以用電飯煲、養生壺或湯鍋,熟透即可。
【組合】
所有材料都做好啦,都排排坐,接下來就是按照你的喜好隨意搭配啦。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大人自然全都要啦!
這一碗四果湯,色彩絢爛,超滿足超幸福噠。
滿滿的一大碗,想要的都有啦!
去擺攤要賣多少合適呢?
這個夏天,來上一碗四果湯,去去燥熱吧!
圖文:呵呵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