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魏廣寶 通訊員 王晶雅/文圖
近日,西峽法院立案庭鑒定團隊在鑒定檢材缺失的困境下,通過與鑒定機構緊密聯動,借助專家意見助力一起復雜的建設施工合同糾紛案件成功調解,不僅為當事人減輕了訴累,實現了案件的圓滿化解,更為解決同類糾紛提供了寶貴的范例。
原告孫某與被告南陽某工程有限公司因某工程款支付問題產生糾紛,因無法協商處理,孫某將被告訴至西峽法院。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因被告對原告工程量的計算持異議,所以對原告提出的工程款欠款及利息不予認可。因此準確認定工程造價成為本案審理的關鍵,于是依據當事人申請,西峽法院依法委托專業鑒定機構對工程造價進行鑒定。然而,在鑒定中卻遭遇了重大阻礙——關鍵鑒定檢材如隱蔽工程施工圖紙等資料缺失,使鑒定工作陷入僵局。
面對這一困境,西峽法院積極探索解紛新路徑:一方面主動與鑒定機構建立緊密的聯動機制,技術鑒定團隊工作人員多次組織召開由雙方當事人、鑒定機構共同參與的協調會議,深入探討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督促雙方當事人盡力補充提交相關資料,并向雙方釋明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促使雙方配合鑒定。同時,西峽法院還引入專家意見,借助行業專家的經驗和知識,依據工程的行業慣例、類似工程案例以及現有證據中的數據,合理推斷在缺失關鍵鑒定檢材情況下,缺失部分的工程造價。經過法官及鑒定團隊的耐心釋法說理、分析雙方利弊,雙方當事人認真考慮了訴訟成本及訴訟結果的不確定性,最終雙方達成一致調解意見。
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中,大部分案件均涉及工程造價鑒定,且鑒定周期長、成本高、雙方爭議大等問題往往成為司法解紛的“堵點”。西峽法院探索“以鑒促調”工作機制,將鑒定程序與調解深度融合,縮短解紛周期,降低司法成本,從源頭提升糾紛化解質效。
【編審:趙勇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