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蘇河智匯·水陸協行”智慧監管機制啟動。該機制由普陀區長壽路街道牽頭,聯合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分局蘇州河水上派出所、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總隊第三大隊等單位共同構建,旨在通過黨建引領、智慧賦能、多部門協作,打造蘇州河沿岸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世界級濱水區”,為市民提供安全暢通、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公共空間。
長壽路街道是全市唯一一個轄區橫跨蘇州河兩岸的街道,因水而生、因水而興,也因水而美。蘇州河長壽段,是上海“一江一河”戰略的重要節點,隨著濱水空間的開放,多方聯動共治逐漸成為“沿岸需求”的破題之需。
蘇河智慧監管機制依托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平臺,綜合運用視頻監控、物聯網監測、無人機巡查等技術,對河道及沿岸的生態環境、公共秩序、防洪防澇等數據實時采集分析,構建“感知—分析—指揮—執法”全鏈條管理體系。同時,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執法部門可快速聯動處置違法行為,實現“行刑銜接”,保障執法效能最大化。
長壽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梁小華告訴記者,蘇河智慧監管機制的特點,是堅持監管與服務并舉,水陸聯動、信息共享。我們建立了一個工作專班——由普陀區長壽路街道牽頭,聯合上海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蘇州河派出所、上海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三大隊、普陀區長壽路街道社區管理辦公室、普陀區長壽路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等組成,今后將吸納更多的社會力量多元參與。
長壽路街道同水陸各方建立的三項保障機制,即“長效溝通、協調共商、聯合協作”,確保問題“發現即響應、響應即處置”。實行“五聯”工作法,包括監管聯動、服務聯做、信息聯通、隊伍聯育、組織聯建,通過智慧監管平臺的應用,蘇州河將實現人防與技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環境治理、安全防控和應急響應效率。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副局長唐磊表示,蘇河智慧監管機制是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突破,通過整合視頻監控、物聯網等技術構建全鏈條管理體系,依托黨建聯建實現多部門協同共治。要以“協作+服務”為雙驅動,建立屬地聯動閉環機制,精準對接企業需求與民生關切,推動治理從“剛性管控”向“柔性服務”轉型。呼吁以法治為基、智慧賦能、協同聚力,將蘇河打造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標桿,助力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愿景。
未來,該機制將在蘇州河龍舟賽、“蘇河半馬”、進博會等重大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組建專職巡查隊伍,保障賽事與活動安全有序。此外,針對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三方單位將協同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快速響應、高效處置。普陀區將以智慧監管為引擎,持續推進蘇州河沿岸環境優化、服務升級,助力打造“生活秀帶”與“發展繡帶”,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濱水體驗。
原標題:《水陸聯動共筑“世界級濱水區”,長壽路街道啟動蘇河智慧監管機制》
長壽路街道 供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周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