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
上觀新聞報道了
虹口區四平路下穿大連路的
“四平路下立交”
存在嚴重滲漏水問題
地道路面有積水。陳浩攝(下同)
3月25日,記者乘車前往實地探訪,車輛沿四平路由南向北行駛,過了新港路不久,便進入地道的下坡路段敞開段。
剛進入敞開段,映入眼簾的便是地道右側墻面上大面積脫落的粉刷層,好似“癩痢頭”一般,十分難看。地道洞口上方的“門頭”處,同樣有幾大塊表皮脫落。
地道洞口上方“門頭”處幾大塊墻皮脫落
進入地道后,隨著車輪的前行,地面上不斷出現一片片“深色區域”,那便是積水。當時正值連續多日晴天,但積水區域卻頻頻出現,令人費解。有的積水區只是形成大片水漬,將地面浸染得顏色變深;有的則有明顯積水,車輪駛過時,水花四濺。
當時采訪時,相關部門表示,已將該地道的整修工作列入今年計劃,并完成了工程立項,提交了“四平路下立交維修改造工程實施方案”。截至記者采訪時,發改委尚未完成評審流程。若后續進展順利,還將進行施工圖紙設計、招標建設等多個流程和環節。“順利的話,今年年內有望開工施工”。
據悉,該地道于2010年上半年建成通車,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現滲漏水現象。2010年下半年,媒體就曾報道過“四平路地道開通半年滲水淌淌滴”的情況。
報道刊發后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
經過多輪專家論證與專題研究
目前已擬定“兩階段”維修改造計劃
第一階段施工作業正式啟動
四平路地道入口
漏點:尚需全面排摸
事實上,四平路地道維修改造工程早已被納入虹口區市政和水務管理中心2025年度計劃。依據2024年養護單位的排摸報告,地道現存19處漏點,滲漏水狀況不容樂觀。
報道發布后,市、區兩級相關部門迅速響應,多次組織專題會議,深入梳理下立交建設情況。
虹口區市政管理科工作人員唐先生表示,專家論證會聚焦維修改造方案展開研討。為進一步完善維修改造方案,需對地道進行全面查勘檢測,摸清滲漏水的真實狀況。
四平路地道與軌交8號線和10號線交會
挑戰:穿過地鐵站廳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四平路地道特殊的地理位置給維修工作帶來極大挑戰。
唐先生介紹,四平路地道與四平路地鐵站同期建設,它與軌交8號線和10號線在此交會。
從空間結構上看,10號線位于最下層,8號線居中,四平路地道在最上層。唐先生形象地描述道,地道幾乎是穿越8號線站廳層而過,兩者雖不連通,但在同一個“樓面”,而與10號線走向一致。
鑒于地道與兩條地鐵線路在結構上存在立體交叉和嵌套的復雜關系,工程實施難度極高,必須與申通地鐵公司密切溝通對接。此外,四平路和大連路均為交通要道。因此,維修改造期間,還需兼顧城市正常運轉,將施工對區域交通的影響降至最低。
第一階段為臨時處置和詳細查勘階段
進展:第一階段已進場
綜合考慮改造成效、施工條件和交通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已確定“兩階段”維修計劃。
第一階段為臨時處置和詳細查勘階段。一方面,采取一些臨時堵漏措施;另一方面,深入查勘,為進一步完善后期的維修改造方案提供依據。
自5月初起,該階段施工作業正式展開。每天夜間22時至次日5時,施工人員“夜間施工”搶抓“施工黃金期”,拆除地道兩側側墻裝飾板、龍骨和粉刷層,鏟除部分道路面層,修補墻面基層裸露部分剝落處。
這一系列工作為詳細查勘、精準定位漏點創造條件,預計6月完成。
針對明顯滲漏點位開展臨時治理
第二階段為正式改造維修階段,將安排在今年第四季度天氣轉冷后實施。
鏟除粉刷層
本文綜合自:上觀·新民
作者:陳浩
微信編輯:泰妮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