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游泳、漂流、露營等水上活動成為大家消暑娛樂的首選。然而,溺水事故頻發(fā),尤其是年輕群體因缺乏安全意識或盲目冒險導致的悲劇令人痛心。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既要享受青春的活力,更需牢記“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以下防溺水指南,請務必收好!
一、警惕“隱形殺手”
這些場景最危險!
1. 遠離野泳:
雖然江河、湖泊和水庫在表面上看起來平靜而美好,但實際上,它們可能隱藏著許多致命的陷阱。這些水域中可能潛藏著強大的漩渦和難以察覺的暗流,這些漩渦和暗流足以將游泳者卷入危險之中。此外,水草和水下的深坑也是不容忽視的威脅。水草可能會纏繞住游泳者的四肢,使其動彈不得,而深坑則可能導致游泳者突然失去立足點,陷入深水之中。
2. 酒后涉水:
酒精具有麻痹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它會顯著降低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判斷力。這種影響使得人們在飲酒后更容易失去平衡,反應遲鈍,決策能力下降。因此,酒精的攝入會極大地增加發(fā)生溺水事故的風險。
3. 盲目救人:
當我們看到有人不慎落入水中,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立即跳入水中進行救援。然而,這種直接跳水施救的行為可能會導致一個危險的結果,那就是“雙溺”。所謂“雙溺”,是指救援者和被救者都陷入溺水的危險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救援者的安全也無法得到保障,反而可能使情況更加危急。因此,在面對這種情況時,科學救援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科學救援不僅僅是依靠勇氣和沖動,而是需要冷靜的判斷和正確的救援技巧。
4. 極端天氣:
在雷雨、臺風等惡劣天氣條件下,水域中的風險會顯著增加。由于能見度低、水流湍急以及潛在的雷擊危險,此時下水游泳、劃船或其他水上活動極其危險。因此,為了確保個人安全,請務必避免在這種天氣下冒險進入水域。遵守安全規(guī)定,選擇在天氣晴朗、水域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水上活動,是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最佳做法。
二、防溺水“四不原則”
1.不獨自下水:
在進行游泳活動時,為了避免發(fā)生意外,建議不要單獨下水。最好是與朋友們一起結伴而行,這樣可以在水中互相照應,確保彼此的安全。通過集體行動,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潛在的危險情況,從而避免單獨行動所帶來的風險。
2.不逞強冒險:
不要逞一時之勇,避免冒險行為,堅決拒絕因為一時沖動或賭氣而進行的危險跳水活動。同時,對于那些不熟悉的水域,尤其是深水區(qū)的挑戰(zhàn),我們也要敬而遠之,確保自身安全。
3.不忽視警示
在水域附近,我們應當嚴格遵守相關的安全規(guī)定,遠離那些明確標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險”等警示標識的區(qū)域。這些標識的存在是為了提醒我們潛在的危險,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這些警示,切不可心存僥幸,擅自進入這些危險區(qū)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悲劇發(fā)生。
4.不依賴非專業(yè)的充氣設備
救生圈和充氣床雖然看起來可以在水上提供一定的浮力,但它們并不是專門為救生設計的專業(yè)設備。這些物品可能存在潛在的隱患,比如可能會發(fā)生漏氣的情況,或者在水流湍急的情況下容易被沖走。因此,在面對真正的水上危險時,我們不能僅僅依靠這些看似可靠的非專業(yè)充氣設備,而應該選擇那些經過嚴格測試和認證的專業(yè)救生設備,以確保我們的安全。
三、自救與救人:科學應對是關鍵
(一)自身遇險時:
1.保持冷靜:仰面露鼻,放松肢體,節(jié)省體力。
2.呼救技巧:揮手+大聲呼救,吸引他人注意。
3.利用漂浮物:抓住身邊木板、塑料瓶等增加浮力。
(二)發(fā)現(xiàn)他人溺水時
1.立即報警:撥打110、119或當?shù)鼐仍娫挕?/strong>
2.巧用工具:
拋擲救生圈、繩索、竹竿等延伸物,切勿徒手拉拽。
倒空礦泉水瓶、書包等制作臨時漂浮物。
(三)心肺復蘇(CPR)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若無呼吸心跳,立即清理口鼻異物,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需提前學習正規(guī)急救技能)。
四、青春不“野”,安全不“放假”
1.選擇正規(guī)場所:游泳館、有救生員的開放水域。
2. 做好熱身運動:避免抽筋,佩戴必要護具
3. 關注天氣變化:提前查看水域周邊天氣預報。
4. 學習急救技能:參加學校或社區(qū)組織的急救培訓,掌握CPR和AED使用方法。
同學們,生命只有一次!讓我們用理性守護熱情,用知識代替僥幸,讓青春在安全中綻放光彩!
西安財經大學商學院
排版:楊欣妤
責任編輯:鄒清博 劉心語
審核:胡笳 魚莎
商學院商苑傳媒新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