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老白第109篇原創筆記
前言
前幾天,聽聞我老領導即將調任履新,由衷為他感到高興。
記得初入職場時,我曾以為,所謂的領導力,就是西裝革履下的雷厲風行,或是會議桌上的一槌定音。
直到遇到老領導,我才發覺,專業能力、業務水平只是領導的基本功,做事認真、待人和善也是領導的必修課。
而真正值得追隨的好領導,都藏著一份“潤物細無聲”的擔當。
他們光芒或許并不耀眼,但卻始終能做到這3點,為團隊鋪就一條安心的路。
01 跨部門合作時,做好保障
我國有句古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現代職場有時候也像戰場,尤其涉及跨部門合作時,更是一場硬仗。
這時,有人只求大權在握,揮斥方遒;有人甘于身居幕后,運籌帷幄。
而作為下屬,跟隨大旗所指沖鋒陷陣固然痛快,但真正能讓我們安心的,還是后方保障穩如泰山。
清楚記得,幾年前那個大年初二凌晨,老領導來電通知6點半全員集合。準時就位后,一把手一聲令下,我們全體投入工作。
起初,老領導身先士卒,親力親為,不久后卻失去蹤影。我聽到有人嘀咕:“只會做個樣子就躲起來了。”
沒多久,隨著更多消息傳來,所有人都意識到事情嚴重性超乎想象。正擔心時,老領導自己開著車,一路送來防護物品,讓大家心里石頭落了地。
中午短暫休息時,別的單位還在詢問午餐著落,老領導卻用一大鍋熱騰騰的速凍水餃讓我們既暖胃,又暖心。
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卻讓我明白一個道理:
關鍵時刻的領導力,不是用“跟我上”代替“給我上”,更不是用命令壓制,而是用實際行動讓團隊相信:你不是孤軍奮戰,背后有人給你堅實托底。
02 利益沖突時,為下屬發聲
同事曾問過我:“在單位這么久,最見人心的時刻是什么?”
我毫無遲疑回答:“分蛋糕的時候。”
很多時候,為了所謂的平衡,妥協成了唯一正確選項。
尤其身為領導,“顧全大局”的本質就是兼顧各方利益,不得不做出取舍。
有人說,現實面前,你不得不低頭。
但也有領導證明,即使被壓彎脊梁,我也要先抬頭為團隊發聲。
和單位另一個資深團隊相比,我們部門年輕化許多。創新勁足的同時,卻有一個弊端:工齡短,年休假補貼少。
而單位的制度是,年休假的補貼從工資總額中發放,也就是說,資深老員工多拿的那一部分,是從我們身上平均扣除出來的。
向老領導反映時,我以為他會在會議上做提案。沒想到他當即奔向一把手辦公室,幾分鐘后,他一臉喜悅告訴我:
“從今年起,年休假補貼按部門發放,他們占不到我們便宜了!”
除了一個大寫的服字,我還能說什么呢?我想:
這份擔當,才是凝聚人心最好的磁鐵。
03 發生問題時,敢擋在前面
以前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熱門問題:“領導說過最讓你感動的一句話是什么?”
有個高贊回答:“這事責任在我,你們繼續干。”
還記得嗎?2019年,中國男籃在世界杯最后一場比賽失利,無緣直通奧運會資格。
央視記者采訪姚明,問:“如果男籃失利的責任一定要有一個人承擔,那會是誰?”
屏幕前的我怒噴某隊員,姚明紅著眼眶,斬釘截鐵只說了一個字:“我!”
影視劇中,常看到大領導批評小領導“護犢子”,反而說明現實中這類人的稀缺性。
在我看來,護犢子不是毫無原則的包庇袒護,而是敢于把追責會開成復盤會,用汲取教訓、傳授經驗取代甩鍋自保,這才是團隊成長的階梯。
敢扛事,才能干成事,自古如此。
寫在最后
年過40,我明白了《論語》那句“君子不器”的真正含義。
單位里,專業能力是領導的術,格局才是真正的道。
真正的好領導,能活成照亮別人的一束光。
愿你早日遇到,或者,你自己成為這樣的光。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