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路董萌 胡玲玲
近日,一則關于“濟南漢峪金谷附近有菜園”的帖文火了。畫面里,腳下是分割成塊狀的菜地,里面種滿各類時令瓜果蔬菜,與不遠處的高樓大廈相映成趣。在濟南CBD當菜農,是種什么體驗?5月21日,記者來到網帖中的菜園,一探究竟。
“中國人走到哪里,都得想辦法種點菜。”近段時間,負責漢峪金谷片區的快遞員馮劍對這句話有了更切身的體會。21日午間,他扛著兩個大件包裹,沿著導航來到標有數字編號的菜地。
據介紹,自3月底、4月初以來,送往這片菜園的快遞量明顯增多,包裹里大多是種子、菜苗、肥料等農用品,配送地址統一標注為金谷小學北門對面菜園。馮劍一邊擦拭額頭的汗水,一邊感慨,“以前這里是工地,被圍得嚴嚴實實,現在變成菜園,挺讓人意外,也很有趣。”
其實,盤活城郊鄉村經濟的共享農田早已不算新鮮事,但像這樣坐落于CBD的菜園并不多見。
記者到訪位于漢峪金谷附近的菜園時,烈日下,李女士顧不得腳下沾滿泥土,正在菜園里忙碌地驅蟲。這片距家不足千米的菜園,給作為全職媽媽的她,提供了另一片小天地。而且,正在上科學課的孩子也對菜園非常感興趣,每天放學后,都要到菜地轉一轉,仔細觀察蔬菜長勢。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李女士在50平米的土地里種下十多種瓜果蔬菜,還在菜園內支起帳篷,搭好遮陽網。
菜園的熱鬧遠超想象,菜友們團結得像一個小家庭,順勢創建起一個名為“有機小菜園”的微信群,134位成員互相幫助,共享經驗:“每天都在為土壤板結發愁”“我是買了很多腐熟的稻谷殼,撒了厚厚的一層,然后松土,很管用”……
還讓李女士很感動的是,有時在群里提一句 “今天有事,沒空取水”,回來就會發現儲水桶已經被一聲不吭的“鄰居們”裝滿清水。
距離李女士所種植菜園的不遠處,劉慶貞也在鬧市中租了一塊土地,除了常見蔬菜,還特意栽種了向日葵,記錄著從翻土播種到開花結果的全過程。她通常會在上班路上看一眼菜園,下班再細致地除草澆水。
種菜,看上去很愜意,真正做起來其實遠沒有那么簡單。此前,因為氣溫較低,西紅柿苗看起來有些發蔫,劉慶貞甚至萌生出把它們拔掉重新播種的念頭,好在,幼苗最后還是發出新芽,而且看起來挺茁壯,這才讓緊繃著的劉慶貞松了一口氣。
“我種了很多種蔬菜,發現它們都有自己的特點。”劉慶貞說,這讓她在親子關系方面有了更多思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必過于糾結是否符合某個統一標準,而是應該給他們的“枝枝蔓蔓”留有足夠成長空間。
再過不久,劉慶貞就能等來豐收的喜悅,她腦海中已經無數次浮現過這樣的場景:帶著孩子笑意盈盈地體驗采摘樂趣,享受這份來自土地珍貴的饋贈。
(應受訪者要求,馮劍為化名)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