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貞/素材,伊河生活/整理,故事情節合理虛構】
1981年9月中旬的一天,我剛探親歸隊,隊長一臉嚴肅地對我說:“小丁,你探親帶走啥了?”我不解地看著隊長?!澳銕ё咭粋€木箱,影響有多大你知道不?沒想
到,這件看似不大的事情會影響我一生。
1978年12月我穿上軍裝,成了黃河北岸群山中一個裝備倉庫保管隊的一名戰士。
到了部隊沒幾天,我發現所在的倉庫部隊,和我印象里的部隊不一樣。在我的想象里,部隊都是搞沖鋒訓練的,那時從來不知道部隊里會有倉庫這樣的部隊。
我所在的倉庫在山里,雖然也進行早操、打靶、越野長跑等訓練,但中心任務不是打仗,而是看管倉庫里堆積如山的裝備物資。
更沒想到,倉庫這樣的單位,主任和政委都是正團級領導,還有三大機關,盡管到倉庫后曾一度惆悵過,認為倉庫兵不打仗,不威風,在這里當兵純粹是熬時間,沒啥意思。
可沒幾天,我就從班長口中,聽說了我們隊長的事跡,而且還被震住了:李隊長是受到大軍區表彰的“老山溝”,還到軍區大禮堂開過會,在主席臺上領過獎牌,還和軍區司令部首長合過影呢。
看著安心工作的領導和隊長他們,我漸漸打消了心中看不起倉庫的片面印象,振作起精神,投入到日常的得物資器材保管當中。
在倉庫里,有一條鐵路專用線,每當裝備物資到達時,我們就開著鏟車直接上到站臺上,把鐵皮車廂里的一箱箱裝備物資鏟運到外面的軍車上,然后再運到諾大的裝備洞庫里。等忙過了兩三天的突擊裝卸物資后,剩下的就是我們對照著裝備調撥計劃單,一件件地碼垛、登記入賬……
保管員的工作簡單而又枯燥,我們每天一上班,就進入到自己負責的大庫房里,打掃衛生,熟悉保管的裝名稱、規格、數量和位置……
一個保管員管一個大庫房,我管的那個洞庫,帶掛車的長長貨車都可以在里面調頭,里面大洞套小洞,堆放的裝備品種很多,配套齊全。
我剛當保管員就發現,庫房里的裝備包裝箱不僅個個制作精良,統一涂刷成軍綠色,而且大小箱都有,非常結實、美觀,那時我就想,如果將來退伍回家,我弄幾個這樣的包裝箱回去,一準能派上大用場,當時,這樣的念頭不止一次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然而,想歸想,做歸做,我按照班長和隊長的要求,日復一日地從事著裝備物資管理,有時往部隊發放裝備,我們還要跟車押運。
記得我當兵的第二年冬天,我們往西部邊防部隊發放一批裝備物資,所有的裝備裝上悶罐火車皮后,我和幾名保管員把被子就鋪在包裝箱上面,旁邊放著厚厚的軍大衣,還有做飯的鍋。
班長說,我們押運裝備路上要一、兩個月,軍列經常讓道,停的地方往往都在荒
涼的地方,吃飯的問題就得自己想辦法解決,因此,每當外出執行押運任務,軍大衣、煤油爐、開水瓶、炒菜鍋、蔬菜、火腿腸和糧食這些東西都要帶上,還有藥品,就像搬家,遇到大站趕緊出去采購吃的東西……
作為一名保管員,我們從隊長和班長身上學到了許多裝備管理的方法和經驗,在他們的教育、影響和熏陶下,我漸漸由一名門外漢,成為一名多次受到上級表彰的優秀保管員,在我當保管員的第二年,還當上了班長。
可我當兵已經三年,至今沒有回過一次家,于是,在我當班長后,利用業務不多的時間空擋,上報休探親假的報告,保管隊和業務處的領導很快就批準了我的探親請求。
在準備回家時,我把早已準備好的一個空的裝備包裝箱搬到了宿舍,把雨衣、水壺、解放鞋等軍裝和一些往家帶的物品放到了包裝箱里。
幾個老鄉知道我火車票已經買好,于是就在我回家那天,他們幾個借來上士買菜的三輪車,把我送到了十幾公里外的火車站,還幫我把木箱辦好了托運。
士兵的假期只有十天,時間一轉眼就到了,我背著掛包興沖沖地返回了倉庫保管隊。
可令我意外的是,就在我剛放下行李準備去向隊長銷假時,李隊長卻一臉嚴肅地來找我了,當時我們班的戰士都在,李隊長手一揮:小丁,你跟我來。
我連忙跟在隊長后面,沒多遠就到了他的辦公室。
進屋后,他把辦公室的門關上了。
隊長沒有和我客套,上來就一臉嚴肅地問我:“小丁,你這次探親走時帶走啥了?”
我不解地看著隊長,想破了腦袋也想不起來自己帶了啥不應該的東西啊,沒想到隊長直接問我,聽說你探親離隊時,把倉庫的一個裝備包裝箱帶走了。
“你還帶走啥了?”
聽到李隊長這樣問,我納悶地說,我是帶了一個空的裝備包裝箱,里面啥也沒有,我把自己穿舊的軍裝帶回家,給我父親和弟弟穿,別的啥也沒了……
隊長聽后,嘆了一口氣說,你是真的啥也不懂,啥也不想啊,在這節骨眼上你帶啥空木箱?。?/p>
我一聽隊長的話里有話,不解地問隊長:“隊長,啥,節骨眼?……”
隊長看了看辦公室關住的門:“你一直是倉庫的優秀保管員,現在是班長,是我的
左膀右臂,你的一言一行許多人盯著,你自己更要注意,尤其是不能拿公家的東西,哪怕是一根針都不能拿,這關系到一個人的品行和操守?!?/p>
隊長說,他當年當保管員時,一名助理員曾偷偷把倉庫里兩塊厚厚的木板拿到宿舍,加寬單人床,他的老婆孩子快來隊了。
可是有人把這事向政委報告,結果這名管物資的助理員大會小會作檢查,說他侵占部隊財物,挖國防墻角,受到紀律處分,年底就被安排轉業了。
從那以后,隊長就記住一條,倉庫里的物資,哪怕是一塊磚、一塊木板、一截鐵絲都不能拿回家……
隊長和我說著他的經歷,我卻想到,雖然倉庫也經常進行愛裝管裝教育,但對于空木箱這樣具體的問題,確實沒有人說過,我認為這是可以拿的,沒想到現在成了問題。
這時,隊長對我說,最近一段時間,政治處已經和他談了話,委托保管隊對我進行提干考察,在這節骨眼上,群眾反映你探親休假,把部隊的裝備木箱拿回家了,還不知道拿走了啥好東西……
聽到隊長這樣說,我馬上意識到問題嚴重了,于是趕緊向隊長道歉,說自己不知道空木箱不能拿,單純地以為是廢品這才敢拿去裝東西……
當晚,我就給父親寫信說明情況,讓他們務必把包裝箱寄回來。
同時,我連夜寫了一份認識深刻的檢查,從思想根源上挖自身問題,反思自己拿
部隊空木箱的錯誤行為,檢查書態度誠懇,檢查認識到位,第二天一上班就把檢查書交給了隊長
十來天后,我收到了父親從鐵路托運回來的木箱,當天就把木箱擦拭一新,重新搬回到原來的倉庫一角,并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向隊長作了匯報。
之后的日子里,我心里七上八下,也十分后悔,我不知道自己這樣做,組織上是否會原諒自己。
令我意外的是,這一年的年底,軍區司令部下達的優秀士兵提干名單里,竟然真有我的名字,我喜出望外,沒想到組織上并沒有一棍子把我打死。
有了這次印象極為深刻的教訓后,我在倉庫當了8年的保管隊助理員、4年的隊長以及5年的業務處處長,無論當多大的官,我始終沒占過倉庫一點便宜。
我晉升副營職助理員后,老婆和孩子隨軍,我專門和他們說,自己去附近農村買菜,連隊種的菜不能去挖,到食堂打飯,一個饅頭的便宜也不要占,該多少錢就掏多少錢,不能讓人戳脊梁骨。
九十年代初,為營造拴心留人良好環境,倉庫出木材給干部打衣柜、床和桌椅等家具,我也是在最后一個才要的,而且也是付了全款,開了收據的。
回首往事,自己在倉庫管裝備物資十多年,管著裝備庫房維修,鋼材和水泥很
多,經手的經費數千萬、上億,但從沒占部隊一分錢便宜,并嚴格教育和約束部屬,當戰士時的空木箱事件,功不可沒!
因為我知道,手莫伸,伸手必被促!
【素材來源于提供者。根據真實事件和人物采寫,部分情節合理虛構,圖片源自網絡,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