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佳桂(安徽合肥)
站臺(隨筆)
社會生活豐富多彩起來,新詞也就層出不窮冒出來了——比如這“站臺”。
站臺,本是個名詞,是交通運輸工具的停靠點,如火車站點的月臺,是供人或貨物上下車的地方。但很快被引申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之中,成為形容為X人Ⅹ事造勢、提升知名度,給予公開支持、聲援行為的動詞。
近些年來,在書畫界的舞臺上,這種站臺現象很是頻繁、很是熱鬧。不論大小展覽和什么研討活動等,都會請一大幫各色人物站臺。我在一檔大牌子的電視媒體中,就發現京城那么幾十、上百位書畫界有頭有臉的人物,似乎很熱衷于站臺,以至于因為在電視上不是今天見到這個,就是明天見到那個,隔著屏幕,他們很快成了我的熟人——這不奇怪,對于電視中的老演員,誰不熟悉呢?
在認同、信任、尊重的基礎上,為著一個共同的美好目標,借助個人從藝的經驗、業內的知名度及其影響力或權威性,為一些晚輩和后起之秀站臺,或到場亮相,助陣造勢;或發聲演講,褒獎鼓勵,這自然是一大善舉,功德無量,對事主肯定是一大激勵!而作為站臺者,“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放下架子、彎下身子幫助他人站的更高、走的更遠,也是一種“智者互助,彼此成就”,渡人渡己的高風亮節的展示,會使個人形象更加高大起來!
從站臺的積極意義上講,它的反面便是拆臺了。在社會生活中,誰都知道這拆臺的意思,就是對他人的為人和事業故意吹毛求疵、無端指責、惡意攻擊、無情打壓。總之,不想讓你好。對于這種從陰暗的心理出發的齷齪行為是極其令人不齒、遭人唾棄的。
話說回來,站臺這件美事是否會因為約站者和站者拋棄初衷,人為操作不當,或別有心思,使之變味,甚或變質,也令人不齒,遭人詬病呢?——這種擔憂并非沒有來由。老話說得好:過猶不及、物極必反!請看書畫界站臺的“過”與“極”!
——極力提高“規格”。有關無關的官員悉數請到,官階不可不高。似乎站臺官員級別、陣容就能代表展覽、會議的規格、檔次。而許多有關無關的官員亦是有請必到,不請則惱。
——名家云集。一幫業內大咖名流,無論年紀大的、年紀輕的,站臺熱情都十分高漲,有請必到,不請也自動到。而且風水輪流轉,今天你幫我站臺,明天我幫你站臺,到處趕場子,唯恐少了一場在電視前亮相機會,抱團站臺者有之,抱病站臺者有之,不辭辛苦,忙得不亦樂乎。
——花樣越來越多。名人獻辭、演講自不必說;花籃如海、鑼鼓喧天也不必講,更有吹拉彈唱,文藝演出,華服推介,美女走秀,行為藝術表演,等等。場面無不追求大,內容無不追求繁多,鬧鬧哄哄大半天,不看會標,疑為集市、商場開業,直把一場雅事折騰的俗不可耐!而開場當天雖然門庭若市、熱鬧非凡,但半天、一天過后,卻是門可羅雀、另一番景象,令人好不尷尬!
——站臺者的調門越來越高。什么“比肩古人”呀;“超越古人”呀;“無出其右”呀;“全面超越……呀”,競飆高音,令人肉麻——也許是怕得罪同為站臺的其他人吧,就差沒講“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還有各類華麗辭藻,詩詞歌賦,爭奇斗艷。如:“打破了書法審美中的文化壁壘”;“是世界性的強藝術”;“是偉大的書法創新”;“凝聚了東方美學的光芒”;“書藝翩躚,筆性涵泳于揮酒之間,入勢郁勃,身形沉醉于意態的深處,其書藝臻于浩然大氣”,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站臺者們仿佛在進行一場歌功頌德類語言大賽。簡直讓人犯糊涂:這到底是捧場呢?還是捧殺?
站臺站到這份上,試問:咱們看展覽究竟是看“面子”、還是看“里子”呢?究竟是看“臺面”上實力、還是看展廳內的實力呢?這樣的站臺,從何而來?為何而生?站與被站者們都中了“功夫在詩外”的邪了嗎?這其中究竟有何樣的文章?為何要做這樣的文章?
嗚乎!一個好端端的、美好的“站臺”,似被一樁樁雅事、一幫幫文人給糟蹋了、污染了呢!
(2025年5月21日農歷小滿于合肥塘西河畔)
編輯:李家文/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