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合理體重對健康身心至關重要,
而健康體重離不開吃和動。
如何做到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何判斷吃動平衡和健康體重
體重變化是判斷一段時期內能量平衡與否最簡便易行的指標,也是判斷吃動是否平衡的指標。
目前常用的判斷健康體重的指標是體質指數(BMI),它的計算方法是用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我國健康成年人(18~64 歲)的 BMI 應在 18.5~23.9 kg/m2,65歲以上老年人的適宜體重和BMI(20~26.9kg/m2)應該略高。
家里準備一個體重秤,經常稱一下早晨空腹時的體重。注意體重變化,隨時調整吃與動的平衡。
每天應吃多少
一般而言,一個人一天吃多少量的食物是根據能量需要而計算出來的。因此,一天吃多少,以食物供給是否滿足一天能量需要為衡量標準。
不同性別、年齡和不同身體活動水平人群的能量需要量存在差異。總體來說,男性、低年齡、活動量大的人群能量需要量更高。
如何做到食不過量
三餐定時定量,避免過度饑餓引發過量進食;
吃飯宜細嚼慢咽,避免進食過快導致無意中進食過量;
提倡分餐制,根據需要定量配餐和分餐;
每頓少吃一兩口;
學會看營養標簽,了解食物的能量值,減少高脂肪、高糖以及高能量加工食品的攝入;
減少在外就餐,在外就餐會不自覺增加食物攝入,導致進食過量。
身體活動量多少為宜
通常身體活動量應占總能量消耗的15%以上。
推薦的成年人身體活動量為每天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及相當的活動量,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鼓勵適當進行高強度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減少久坐,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其中,6000步的活動量等同于40分鐘的快走、騎自行車、乒乓球、跳舞;30分鐘的網球、籃球、羽毛球;25分鐘的慢跑、游泳。
建議將身體活動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為了讓全社會更多了解營養與體重管理相關知識,上海市衛生健康公益咨詢服務中心特邀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健康科臧嘉捷主任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營養科徐丹鳳副主任技師于今日下午通過在線訪談及電話咨詢方式為市民提供營養健康與體重管理知識的咨詢和指導。
臧嘉捷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營養健康科 主任醫師
徐丹鳳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營養科 副主任技師
時間:5月22日 13:30-14:30
地址:請點擊“”鏈接進入提問頁面,加入您想了解的問題,屆時將由專家為您解答。
微訪談:@健康上海12320 微訪談(新浪微博)
專家坐堂:14:30-15:00,歡迎撥打12320咨詢。
更多閱讀?
投稿提示
歡迎本市衛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關科普文章與視頻等經所在科主任審閱后,投稿至單位宣傳部門,經宣傳部門提交“健康上海12320”。
封面圖及配圖來源:攝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