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如白色駿馬,從縫隙前飛掠而過,轉瞬千里,這句話形容時間過得可真快!一轉眼,我們就即將迎來了大暑節氣。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里的最后一個節氣。于每年的公歷7月22日-24日交節。“暑”,原意是炎熱,大暑,指的是炎熱之極。
這里建議大家在進入大暑節氣之后,記得多喝2湯、食1菜,這些湯和菜大多都是應季食材,適合大暑時節多吃,能夠為身體補充不少營養,同時還可以很好的消除暑熱帶來的不適,幫助人們更平安的度過三伏天。
喝2湯
1、冬瓜薏米老鴨湯
廣東冬瓜慧米老鴨湯定型于清代廣府,珠三角取連皮冬瓜、薏仁與三年老鴨慢燉八小時,湯色如琥珀浮翡翠,鴨形完整不散寓意“固本守元”,薏米祛濕功效呼應“大暑大雨如銀”的潮濕氣候,砂鍋蓋掀時蒸汽升騰被附會為"伏邪出竅"的吉兆。
【食材】:老鴨、冬瓜、陳皮、薏米。
【做法】:
老鴨斬塊,焯水,薏米下鍋炒一下,加姜片陳皮一起下鍋,加足量水,煮開轉中小火煲1.5小時。
這時候可以準備冬瓜,不要削皮,刷干凈皮切大塊,最后放進去煲2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2、鳳梨苦瓜雞湯
臺灣鳳梨苦瓜雞創制于明鄭時期,臺南地區用白玉苦瓜、土雞與發酵鳳梨豆醬同燉,金黃湯體浮翠玉瓜片,酸甜苦三味交織暗喻“人生百味”,發酵醬的益生菌契合大暑濕熱易致病的氣候,沸騰時“咕嘟”聲被解讀為“暑氣潰逃之音”。
【食材】:半只雞、半個鳳梨(或者菠蘿)、苦瓜一根。
【做法】:
鳳梨切去外皮、將果肉切成厚塊;苦瓜對半切開,掛掉白瓤、切塊,實在怕苦的可以焯水20秒,撈出備用;將雞肉、菠蘿、苦瓜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煲1小時,最后加鹽調味即可。
食1菜
荷葉粉蒸肉
杭州荷葉粉蒸肉興盛于南宋臨安,杭嘉湖平原用醬油腌五花肉裹粳米粉,外包新鮮荷葉蒸透,荷香滲入肉中寓意“清氣滌濁”,粉糯肉酥的質感象征“剛柔相濟”,拆葉時蒸騰的熱氣更被文人雅稱為“湖山暑霧化祥云”。
【食材】:豬五花肉、荷葉1張、米粉 、蔥姜蒜、料酒、生抽、老抽、蠔油、鹽、糖、雞精。
【做法】:
將豬五花肉洗凈,切成5毫米左右的厚片,放入碗中,并且加入蔥姜蒜、料酒、生抽、老抽、蠔油、鹽、糖、雞精,攪拌均勻,腌制30分鐘以上。
將荷葉用清水洗凈,泡軟后剪成合適的大小。
將腌制好的肉片均勻地裹上一層米粉,放入荷葉中包好,并將包好的荷葉粉蒸肉放入蒸鍋,大火蒸40分鐘左右,直到肉片熟透。
取出蒸好的荷葉粉蒸肉,撒上蔥花即可食用。
看到這里,估計很多人不理解,夏季沒有胃口不是應該吃點清淡的食物嗎?其實不然,俗話說“小暑吃豆,大暑吃肉”,在這炎熱的三伏天里,要適當多吃一些豆類和肉類這些比較營養的食物,把因為酷熱而虧空的身體補一補,這樣才能更好的為進入秋冬兩季打好基礎。你都記住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