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行進中國”山東調研采訪團
五月的乳山灣,碧波之上,彩色養殖浮球隨波起伏。在山東威海乳山,200公里海岸線滋養著“乳山牡蠣”這一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孕育出殼長可達18厘米,肥滿度高達20%的“海中牛奶”。
在現代化加工車間,工人們正將新鮮牡蠣分揀裝箱。從三倍體“前沿一號”到高糖原“海蠣1號”,良種覆蓋率已達95%,實現四季供應。牡蠣肽、精華素等深加工產品延伸產業鏈,帶動產值超百億元。
曾經的灘涂養殖區,如今建起了牡蠣博物館和歡樂城。去年接待游客超570萬人次,“牡蠣文化”正成為乳山新名片。
從深海到舌尖,從育苗育種到精深加工,從餐飲美食到文旅融合,一顆牡蠣串起完整產業鏈。潮起潮落間,乳山人以海為田,將這片藍色牧場化作“金色引擎”。(趙晨、顧玉雪、喬姝、鄭昕橋、莊潤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