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是怎么開始的?
可能是因為一張照片,比如鳴珂里主理人盧英的情況。
可能是在適當的時候,鄉愁涌上心頭,春曉主理人鮑培鈞就順著它的牽引回到了故鄉。
還可能是一句話帶來的觸動,云上平田創始人葉大寶回想起那天:
可以夾雜現實的考量,在看到民宿發展良好,返鄉加入。也可以借民宿的載體,抵達理想的鄉村,溪水悅心主理人闕曉英坦言:
其實,比理由更重要的,是回來,是留下,接續起那些面臨斷層的記憶。
鮑培鈞是土生土長的陳家鋪人,雖然一度闊別故鄉,但兒時的記憶一直縈繞在心頭。
「每一幢老房子,游客看到的是一個樣子,但我們村民自己去看腦海里會浮現出以前的生活場景,回想起在這些老房子前面發生過的事情。」
「現在飛蔦集的宿舍,是我們周邊幾戶人家最常聚集的地點,大家吃完晚飯就會去那邊坐著,小孩子會在那邊折紙飛機,從高處往下飛,然后大人就在那邊喝茶閑聊。」
許多在別處已經消逝的事物,在松陽的古村落里保存完好。宗祠、社廟、學堂,仍在發揮作用。
正因如此,他很不希望看到客人來到這個地方,只是在網紅打卡點前拍完照就回去。「我希望他們當一天村民,去感受這些老房子,走一走老的石板道,看看各個角度的風景,然后了解一下村子的歷史變遷。」
每一個時節,村子里會有相應的習俗,村民會和游客一起分享。「比如包粽子,這幾天要包粽子了,所有游客來,阿姨就會帶著大家包粽子。」攬樹山房主理人葉卿樂于見到這樣的場面。
到了節日的時候,云夕MO+的店長崔珊會有一種幸福的煩惱。
「最多的時候我一天可以吃到三四戶人家的菜,走到人家門口的時候,他會喊再過來吃一點,走不掉的那種,他們都把我們這些外來的就業人員當自己家的孩子看待。」
有一次從老街回來,蔦舍的主理人楊慧娟看到了一個老爺爺在生火場景,忽然被這幅溫暖的畫面擊中,這是她重視的煙火氣的一個好例子。
「很多人童年時有過一個個溫暖的記憶,在別處這樣的場景已經不能再現了,但是來到這里以后,記憶中童年的樣子會浮現出來。」
過云山居管家 鍋鍋
為什么在松陽古老的風俗能保存得那么久?或許可以從一件小事中窺見秘密:「當地人會給過世老人過生日到100歲,大家不會遺忘他。」說起這件事,過云山居管家鍋鍋十分動容。
來陳家鋪之前,立夏與海的主理人立夏分不清自己更喜歡城里還是山里,因為「壓根就沒在山里住過。」
現在,她找到了答案——山里更自在,像回到了小時候,人生迎來了逆生長。
快樂有時來自客人。「我們的客人都太好了,走了之后還會彼此念念不忘,我前兩天剛收到同齡的小姑娘的消息,她突然跟我說,立夏想你,我都有點想哭」。
潘思捷對此有同感,常駐村里的她根本不想回城,自稱在城里待不住,一兩天就想回來。
「在鄉村呼吸泥土的氣息,腳踩大地很真實。在這邊我每天精神都特別飽滿。」
有明堂的主理人徐林兵感嘆自己找到了歸屬感。「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我也可以靜下心來去畫畫寫歌,更加松弛了。」
在松陽,療愈可以變得很具象。「我來松陽以后最大的收獲就是哮喘好了,以前我走個樓梯就不行了,現在好很多了。」花綻主理人張戰平的投資收獲了意外的回報。
「工作可以這么快樂,工作跟生活其實可以一起,取決于我們去熱愛它。」葉大寶進入了打工人羨慕不已的狀態。
松陽有什么磁場,讓這么多人開懷忘憂?
桃野聯合創始人唐慶給出了簡短的答案——鄉村的摩登生活。在松陽,「城市里面你能感受或者體驗到的一些生活方式,能夠和山里的一些生活方式相結合」,這聽起來像是城鄉融合的一個參考答案。
「最早的一次臺灣朋友來我這里,從山路開進來,他覺得怎么在鄉村里面山里面。到了門口的時候,他覺得好震撼,走進來那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完全顛覆了他對鄉村的一個認知。」闕曉英用自己的經歷給這個答案增添了注腳。
徐林兵有更大的愿景:「我覺得松陽其實可以作為國際化鄉村的概念去做,不單單是農耕文化,會有越來越多的一些業態進來,不管是藝術創作也好,還是古建修繕保護,松陽未來的走向跟趨勢更符合在國際上樹立一個鄉村的樣板模型。」
于是,曾經為小縣城出身而煩惱的葉大寶不再暗自嗟嘆。
「松陽的民宿和古村落給我最大的改變就是自信,17歲那年去北京,朋友跟我說,你不要說你是松陽人,沒有人會知道的。這幾年我再出去,我說浙江麗水有地方叫松陽,后面不需要我去講,人家全部都知道了。」
「如果沒有民宿,松陽可能已經不是現在的松陽。」飛蔦集創始人夏雨清如此評價兩者的關系。
六七年時間,一個只有七八個老人的村子,變成有上百個村民回到村里創業就業的,一年會有幾十萬客流量的一個村子,這讓先行者們感到欣慰。
反過來說,原先的松陽給民宿提供了絕佳的開發基礎,民宿主紛紛投桃報李,懂得共生才是王道。看著從一擔擔沙,一根根木頭中長出房子的他們尤為珍惜這份情緣。
鳴珂里為村民發掘了新的致富之道。
「我們石倉片區客家古法釀制白老酒,是客家人用傳承了幾百年的古法釀造的,非常好喝,我們就用我們的渠道把它分享出去,通過升級包裝打造成農創產品。」
五心書院給村民提供了簡單的照料。
「我們給村民搭建了一個的空間,村民有一些生活上的需要,都可以在這里實現,比如說充個話費,最簡單的量個血壓。」
桃野則和村民玩到了一起。
「每次音樂會都邀請村里所有的爺爺奶奶,帶他們感受新鮮的事物,他們覺得很有意思,包括和他們一起在村口涂鴉。我覺得我們最主要就是在建設一個鄉村社區,而不是說因為它是一個網紅民宿,我來打個卡。」
機器生產帶了效率,但匠心仍然受到珍視。
松陽的棕編傳承人還在繼續勞作,不僅因為「還有人需要,還有人喜歡」,更因為自己的感情也摻雜其中。他們知道,這是在接續古老的記憶。
你也可以把自己編織進松陽的故事。
5月23日-25日,「松陽古村民宿先享會」將在觀度·松陽文里Temple Park舉辦。
穿梭于百年老宅間觸摸時光的溫度,聽民宿拓荒者細數古村運營秘辛,在鄉集前邂逅各方風物、把非遺手工藝品化作伴手禮——
云海為幕,梯田為席,重新感受炊煙的溫度,云海里的夯土小屋,自有文旅的新意。
圖源:王寧、大米、一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