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義市建設街,坐落著一座布局精致、設施完備的特殊教育學校。從1990年建校至今,孝義市特殊教育學校歷經資源整合、設施升級、內涵發展,逐步成為區域特殊教育的標桿,為折翼天使點亮了“有愛無礙”的成長之路。
孝義市特殊教育學校前身可追溯至1990年成立的“新城培智學?!奔靶⒘x市殘聯“聾兒語訓班”。2015年,為響應國家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號召,孝義市委、市政府統籌推進資源整合,將兩所機構合并組建為現校,構建起覆蓋智力障礙、聽力障礙、多重殘疾等群體的綜合型特教平臺。這一改革舉措不僅優化了資源配置,更標志著全市特殊教育從單一化服務向系統化、專業化邁進。
學校以“缺陷補償、潛能開發”為核心,構建起多元化教學體系。硬件方面,配備10間專用多媒體教室及微機室、美工室、音樂活動室,并建成體能訓練、生活能力訓練、康復訓練、心理調適四大功能區的15間活動室,引進先進康復設備,實現教學與康復無縫銜接。軟件層面,針對唐氏綜合征、腦癱、自閉癥等中重度殘障學生特點,科學劃分1-9年級總共10個班級,實施差異化課程,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適合的學習路徑。
學校全面落實惠民政策,推行全員免費教育,并為全體學生提供免費營養餐及專項資助,切實減輕殘障家庭經濟負擔。校醫務室定期開展健康體檢,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形成“醫教結合”守護機制。師資隊伍專業化程度持續提升,30名專職教師100%持證上崗,通過特教技能培訓、校際交流等方式,鍛造出一支“懂康復、善教學、有情懷”的教師團隊。
面對未來,學校明確“創特色、樹品牌”的發展路徑:一方面加大軟硬件投入,另一方面深化“康教融合”模式,開發生活化、職業化課程,探索自閉癥兒童社交能力訓練等特色項目。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孝義市特殊教育學校正以精細化管理和創新實踐,書寫著“一個都不能少”的溫暖答卷。這座充滿愛與專業的校園,不僅為殘障兒童搭建起通往世界的橋梁,更用行動詮釋著教育的溫度與城市的文明高度。(記者 王濤)
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