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桃樹落果 “攻防戰”:多了少了都有招!
五月的桃園,枝頭掛滿青綠的小果子,本該是豐收在望的景象,可不少果農卻皺起了眉頭 —— 有的桃樹落果像下雨,地上掉滿青果;有的果子又密密麻麻擠作一團,樹體不堪重負。這落果多了少了,都是個大問題!別著急,五月正是扭轉局面的關鍵期,跟著這些門道做,保準能讓桃樹 “健康” 掛果。
落果多?先揪出 “幕后黑手”
桃樹五月大量落果,原因五花八門。最常見的是生理落果,這是桃樹的 “自我調節”。如果前期坐果太多,樹體營養供應不上,就會主動舍棄部分弱果、小果。就像鄰居王大叔家的桃樹,去年花期沒疏花,結果五月掉果嚴重,最后產量反而不如往年。
營養不足也是 “元兇” 之一。桃樹在幼果膨大期需要大量養分,如果土壤貧瘠、施肥不及時,果子就會因為 “吃不飽” 而脫落。另外,病蟲害的威脅也不容忽視,蚜蟲、食心蟲啃食幼果,炭疽病、褐腐病侵蝕果實,都會導致落果。還有天氣因素,五月如果遭遇連續陰雨、大風、低溫,會影響花粉傳播和果實發育,讓落果加劇。
落果多,五月管理 “三板斧”
1. 精準疏果,減負提質
既然生理落果是樹體在 “減負”,咱們不如主動出手。五月初,趁著果子還小,趕緊疏果!先把那些畸形果、病果、蟲果、小果全部摘掉,然后按照 “長果枝留 2 - 3 個果,中果枝留 1 - 2 個果,短果枝留 1 個果” 的原則,控制好留果量。比如蟠桃品種,每個果子間距要保持在 20 - 25 厘米,這樣既能保證果實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又能讓樹體集中養分供給優質果。
2. 科學施肥,補足 “營養”
五月是桃樹的 “吃肥高峰期”,得及時給它 “加餐”!建議用平衡型復合肥搭配有機肥,在樹冠投影下挖環狀溝施肥,然后澆透水,讓肥料快速溶解吸收。對弱樹、落果嚴重的樹,還可以葉面噴施 0.3% 的尿素 + 0.2% 的磷酸二氫鉀溶液,7 - 10 天噴一次,快速補充營養,增強樹勢。
3. 病蟲害防治,守住果實
防治病蟲害,關鍵在 “早”!針對蚜蟲,可以用吡蟲啉、啶蟲脒等藥劑噴霧;食心蟲則要用氯蟲苯甲酰胺、甲維鹽等內吸性殺蟲劑。防治炭疽病、褐腐病,可在雨前雨后噴施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等殺菌劑。記得噴藥時要均勻覆蓋葉片、果實和枝干,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落果少,五月更要 “精細化”
有些桃園落果少,果子密密麻麻,看似是好事,其實隱患不小。果多易壓樹,不僅會導致果實個頭小、品質差,還會讓樹體早衰,出現 “大小年” 現象。所以,落果少的桃園,五月更要做好疏果定果和控旺管理。
疏果時要 “狠下心”,把過密的果子多摘掉一些,寧可少留果,也要保證單果質量。同時,對生長過旺的樹,要適當控旺。可以通過環剝、扭梢等方式,抑制營養生長,讓養分集中供應果實。還可以葉面噴施多效唑,控制新梢生長,但一定要注意濃度,避免藥害。
五月桃園 “黃金管理期”,細節別忽視
除了上面這些,五月桃園還有不少細節要注意。比如澆水,要遵循 “見干見濕” 的原則,避免大水漫灌,防止根系缺氧;修剪方面,及時抹除背上枝、徒長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套袋也要提上日程,選晴天給果實套袋,既能防蟲防病,又能提高果實外觀品質。
五月的桃園,就像一場與時間賽跑的 “攻堅戰”。不管落果多還是少,只要找準問題、對癥下藥,做好疏果、施肥、防治病蟲害這些關鍵工作,今年的桃子保準又大又甜,賣個好價錢!果農朋友們,趕緊行動起來吧!
#農村#果樹#桃樹#果樹種植#果園#農業#農業種植
(素材源于網絡,僅供參考,侵刪)
曉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