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花間集
國家珍貴古籍叢刊
基本信息
宋本花間集
(國家珍貴古籍叢刊)
(后蜀)趙崇祚 輯
精裝十六開
定價:120元
ISBN:978-7-5013-7449-6
《花間集》爲晚唐五代詞選集,是今存最完整的早期詞家作品選集,收録了晚唐到五代時期詞人溫庭筠、皇甫松、韋莊、薛昭藴、牛嶠、張泌、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和凝、顧夐等十八人的詞作共五百首,按人分編,共十卷,每卷五十首左右。作品選擇精謹,版本傳承有緒,文本可靠,唐五代著名文人墨客所撰曲子詞諸多名作,有賴此書歷代傳刻,得以流傳後世。
編者趙崇祚,字弘基。生平事跡不詳。據歐陽炯《花間集序》,此書成於後蜀廣政三年(九四〇),當時趙崇祚爲衛尉少卿。在敦煌本《雲謡集雜曲子》發現之前,《花間集》被認爲是最早的詞選集。
五代十國七十餘年中,前蜀王氏、後蜀孟氏割據蜀中,沉湎於歌舞伎樂,曲子詞也因之盛行。《花間集》爲當時供歌伎伶人演唱的曲子詞選本,其內容多描繪女性生活和男女情愛,文辭華麗,被稱爲艷情之作。溫庭筠、皇甫松爲晚唐曲子詞作家,列於卷首,表示西蜀詞派的源流所自。和凝曾爲宰相,以製曲著名,當時稱爲“曲子相公”,其詞風與溫庭筠相近。張泌或疑爲南唐詞人。從韋莊後均爲蜀中文人,爲前蜀王氏或後蜀孟氏的文學侍從之臣。溫詞華美,韋詞疏淡,代表了《花間集》中的兩種風格。其他人的詞作,多蹈溫、韋餘風。內容多歌詠旅愁閨怨、合歡離恨,也有部分作品抒“暗傷亡國”之情,詠南方風土人情。
宋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稱之爲“近世倚聲填詞之祖”。《四庫全書總目》稱此書:“詩餘體變自唐,而盛行於五代,自宋以後,體制益繁,選録益衆。而溯源星宿,當以此集爲最古。唐末名家詞曲,俱賴以僅存。”晚唐五代時期十八位著名詞家的作品多賴此集得以保存,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文人詞派——花間詞派以此爲形成的標志。作爲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詞選集,《花間集》在我國詞發展史和文學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
《花間集》在宋代即非常流行,現存南宋建康郡齋刻本的晁謙之跋寫於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稱此前建康郡齋也曾經刊刻過《花間集》,并用於郡將監司幕僚離別時贈送之物,并説除建康郡齋本外,還有其他刻本。紹興爲南宋初年,因而後人推測其他刻本和建康郡齋之前的刻本很可能刊刻於北宋時期,或許北宋《花間集》就有刊本流傳了。
現在存世的宋刻《花間集》,有建康郡齋紹興十八年刻本和宋刻遞修公文紙印本兩種。兩種皆爲孤本,均藏在國家圖書館。
此次影印所選爲宋刻遞修公文紙印本。此本刷印在南宋淳熙十一、十二等年鄂州的公牘檔冊紙上,紙背墨筆銜名可辨識者有:“儒林郎觀察支使措置酒務施 成忠郎監在城酒務賈 成□郎本州指使差監拜斛場吳 江夏縣丞兼拜斛場溫 □□郎本州指使差監大江渡潘 進□尉差監豬羊櫃董 進義副尉本州指使監公使庫范 鄂州司戶參軍戴 成義郎添差本州排岸差監本津關發收稅劉 信義郎本州準備差使監公使庫朱。”(據清光緒王鵬運翻印本跋)因今已裝裱成冊,無法再檢,僅録王本跋文以備考。鄂州治所在江夏,即今湖北武昌。因爲使用鄂州公文紙的緣故,前人多認爲刊刻地點也在鄂州。這種判斷并不嚴謹。公文紙與刻版年代的關係存在多種可能:一種可能是保存多年的書版用後來的公文紙刷印,這樣刻版的時間就可能比公文紙的時間早許多年;另一種可能,公文紙放置多年以後用於刻印書籍,也有可能是當時刻版,使用的是剛剛廢棄的公文紙。
此本版刻字體古拙,版心下有刻工名陳彥、李浩、于巖等,或單字彥、巖、浩、于、良等。周叔弢、趙萬里皆疑爲北宋刻,趙萬里認爲其中有南宋初年補版。(按:看其版刻風貌,應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間,具體年代尚待考訂。 )
此本版印字跡多有模糊,有前人描潤筆跡。卷首歐陽炯序二葉、卷一前四葉係抄補,校以世傳各本,應出自明刻所謂湯顯祖評本。卷一缺第六葉;卷十殘缺,止於第六葉,末行文字修去,以充完本。
據楊紹和《楹書隅録》載,前後缺葉及歐陽炯序皆毛氏汲古閣抄補,而且補抄有陸游二跋,可惜卷十末三葉及毛晉三印“辛酉之秋遭亂復失,世鮮宋槧,無由補寫”。
清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王氏四印齋曾據此本翻刻,收入《四印齋所刻詞》中,也有單行本和石印本,并有《四部備要》排印本,流傳甚廣。四印齋本封面大書“景宋淳熙鄂州本花間集十卷”,學界皆信爲影宋善本。其實王本行款時有更動,文字更多出入,影宋之説并不足信。近今學者未見原書,多據王本立論,今真本影印行世,可爲學術研究提供可據之珍本。此書鈐有“昆山徐氏家藏”“乾學之印”“健庵”“聽雨樓查氏有圻珍賞圖書”“宋存書室”“東郡楊氏鑒藏金石書畫印”“臣紹和印”“彥合珍玩”“楊紹和藏書”“楊印承訓”“世德雀環子孫潔白”“海源殘閣”“周暹”諸印。并有海源閣主人楊保彝的題款。曾經清代藏書名家徐氏傳是樓、查氏聽雨樓、楊氏海源閣收藏。民國初年海源閣書散出後,周氏自莊嚴堪收得,後由周叔弢先生捐贈國家圖書館,可謂傳承有緒。
此本入選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録》(名録號〇一二五四)。
■ 文章來源: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文獻出版中心
供稿 | 黃鑫 編輯 | 鄧旭欣
監制 | 張頎
審核 | 弘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