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援引印度《德干先驅報》網站報道,印度向70國外交官員通報“朱砂”行動情況,并解釋了印度打擊把巴基斯坦作為安全港的恐怖分子的新常態。印度綜合防御參謀部總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國防情報局局長拉納向70個國家的外交武官通報了“朱砂”行動“成功實施”,稱該行動為印巴關系樹立了新常態。這位高級陸軍官員詳述了如何選定“與恐怖主義有關聯”的目標。在綜合考慮不同機構的多種意見后,從21個目標清單中確定了9個目標。
印巴新一輪軍事沖突(資料圖)
“朱砂行動”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印度莫迪政府自2014年執政以來對印控克什米爾恐怖襲擊的既定反應模式,即在第一時間指責巴基斯坦,并通過有限的跨境軍事行動產生“震懾效果”。盡管此輪打擊在規模上遠遠超出2016年的“外科手術打擊”和2019年的“巴拉科特空襲”,但在行為模式和反應流程上幾乎一致。然而,這種“指責—報復”模式的反復運用,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印控克什米爾的安全困境,反而不斷挑起兩個事實擁核國家之間的軍事對峙,開啟南亞次大陸的潘多拉魔盒。
在雙方沖突問題上,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國內輿論都高度敏感。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報道稱,沖突開始后,印媒播報了如印度對巴基斯坦港口發動了“毀滅性打擊”、巴基斯坦部分省區“宣布獨立”等不實信息,這些消息迎合了印度國內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的普遍期待。10日晚印巴宣布停火時,印度總理莫迪和外長蘇杰生沒有出面,而是由印度外交秘書維克拉姆·米斯里(唐勇勝)召開新聞發布會。很快,宣布停火的唐勇勝被部分印度網民看作“投降派”和“叛徒”,他的社交媒體被惡評攻陷,家人被“人肉搜索”并且威脅報復。
當地時間5月14日,#印度大壩又關閉了#,引發關注。此前,印度為報復克什米爾遭襲擊,關閉巴格利哈爾水電站大壩所有閘門,稱不允許印度河流的“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此舉遭到巴基斯坦譴責。當地時間5月8日,印度突然打開兩個閘門,印媒稱由于當地經歷強降雨,打開閘門是為了泄洪。當地時間5月10日晚,印巴雙方宣布停火。針對#印度大壩關了開開了關# ,印度網友反問:這次能堅持多久?
莫迪(資料圖)
此外,莫迪還通告全球,“我要告訴國際社會”,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對話與接觸,只會談判如何打擊恐怖主義以及巴控克什米爾問題。他說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建議大家不要多管閑事。印巴之間沖突,與其他國家無關,其他國家不要管。這其實是提醒了三個國家,一是土耳其,土耳其堅定支持巴基斯坦,在游客遭襲事件發生后還專門給巴基斯坦運送了軍火。另外兩個國家是中美,事件發生后,中國積極進行了斡旋,美國則表態愿意調解。
5月18日是印巴停火協議生效最后一天,兩國是否會迎來新一輪對峙和緊張局勢成外界關注的焦點。《印度斯坦時報》報道稱,印度軍方18日表示,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停火“沒有終止日期”,雙方達成的諒解協議仍然有效,并將“繼續暫停敵對行動”。有巴基斯坦國防專家表示,巴基斯坦希望與印度和平共處,而對話是解決沖突的唯一途徑。巴基斯坦國防專家 塞加爾: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希望和平共處,一旦軍事局勢結束,我們必須相互對話。
印巴新一輪軍事沖突(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當前印巴局勢提問。毛寧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中國的重要鄰國,中方十分重視中印、中巴關系。我們始終秉持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的理念方針,發展同所有周邊鄰國的關系。印巴局勢緊張以來,中方一直堅持客觀公正立場,呼吁印巴兩國保持冷靜克制,避免局勢升級。我們支持和歡迎印巴實現停火,愿繼續為實現全面持久停火、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