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屆S3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復旦大學校長金力、高麗大學校長金東元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致辭。會上,三位校長簽署諒解備忘錄,未來三校導師將聯合指導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博士生。
什么是S3?復旦大學、高麗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都成立于1905年。今年三校都將迎來建校120周年。而且,三校所在城市——上海、首爾、新加坡的英文名稱(Shanghai、Seoul、Singapore)都以字母“S”開頭。20年前,在百年校慶時,三校的時任領導發現了這些有趣的巧合,創立“S3聯盟”這一跨區域深度合作模式。
2008年,三校啟動“S3 Asia MBA”雙學位項目。該項目包含三個學期的課程。學生分別在復旦大學、高麗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各完成一學期的課程學習。學業合格的學生不僅可以獲得本國學校授予的MBA學位,還可以在S3大學聯盟的另外兩所學校中任選一所,申請并獲取該校的MBA學位。
今年,三位校長相聚,話題都聚焦于AI。
金力指出,隨著AI對科學研究范式的重塑和加速,復旦大學正加快構建科學智能的創新生態,全面推動AI與科學研究的深度融合,發現更多高質量的科學問題,鼓勵交叉融合和跨學科協作;圍繞生態建設,面向師生構建循序漸進的多層次AI課程教育體系。當前,復旦大學正在籌建可持續發展研究機構,旨在整合AI技術構建系統性的可持續發展行動框架。金力倡議,發起以“AI推動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全球學術聯盟,建立開放學術社區,推動數據共享和學術交流常態化,傾聽多元聲音,謀求共同發展。
金東元指出,氣候變化、空氣污染和生物多樣性危機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三大全球性挑戰。高麗大學已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度融入辦學體系,開設了超過10%的可持續發展相關學位項目,培養具備未來競爭力的創新型人才。學校正聯合運作韓國首個AI研究生院,并將AI技術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衛星通信、碳捕集利用、災害預警、社會關系等關鍵領域。同時,學校制定了“2025-2035可持續戰略計劃”,通過部署智能聊天機器人、自動翻譯平臺、無紙化校園管理系統以及行政流程自動化等解決方案,全面提升校園運營的可持續性,貫徹“以人為本”的AI應用原則。
陳永財強調,在AI重塑全球格局的今天,大學必須培養具備數字競爭力的新一代人才。為此,新加坡國立大學不僅要求所有學生學習AI與數據分析相關課程,還推動全校行政人員接受數字素養和AI應用培訓。然而,隨著AI在科研中的廣泛應用,其高能耗問題日益凸顯。學校提出“校園可持續路線圖2030”計劃,推進多項創新舉措,包括“步行友好”校園設計、全校園微型氣候傳感器網絡、智能制冷系統、垃圾重量數據追蹤、碳足跡計算器等措施,提升校園的能源效率,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智慧校園。
原標題:《這三所今年都120歲的大學,一起討論可持續發展》
欄目編輯:馬丹 圖片來源:復旦大學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張炯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