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經歷了一件讓我感慨萬千的事。
也就是上個周末,住在我父母家隔壁樓的鄰居王嬸走了,那是個很和善的阿姨,我小的時候,只要見了面,她總會笑著塞給我一把糖果。
即使我長大了,她一見到我還是會像以前一樣,把我當個孩子,給我東西吃,或招呼我去她家喝茶。
可是這兩年,我很少回家,上周末回家看下父母閑置的老房子,結果才知道王嬸去世了,并且葬禮早就完事了,她兒子全程也沒通知任何親戚。
我忍不住問王嬸的鄰居張叔:“這么大的事兒,怎么連親戚都不叫一聲?”
張叔苦笑著搖頭說:“小王說了,現在叫親戚來,大家都得請假、來回折騰,還得隨份子錢。他爸走得突然,他媽臨走前也交代,別給大家添麻煩。再說,現在親戚之間,平日里都沒啥往來,叫來了反而尷尬?!?/p>
聽到這樣的話,我是一陣心酸,深深感覺沒能送王嬸最后一程,有點遺憾。
但這事,對我來說又不覺得特別,因為去年,我自己家里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
我老家的二伯去世了,堂弟也直接選擇了低調處理,沒辦喪,也沒通知親戚朋友吊唁,直接火化就送去公墓下葬了。
我還是在家族群里偶然看到堂弟發的一條簡短通知,才知道這個消息的,但知道時,二伯的已經入土了。
看到這消息,我直接打電話去問了父親:“爸,二伯走了,這事你知道嗎?”
結果我爸卻說:“我也是剛剛才通過你大姑的電話才知道的!”
當時,我還對這種老人去世不通知親戚朋友的做法,很不解的,畢竟親戚一場,最后的送別儀式還是要有的。
我就去問了堂弟,為啥不通知大家,是不是不把我們當親戚了?
堂弟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
“哥,說實話,我都不知道該通知誰。這些年大家各忙各的,逢年過節都難得見一面,就算通知了,我覺得來的人估計也寥寥無幾,并且很多人也忙著,我這又何必去叨擾大家呢?”
還有我的同事小李,今年新年前一個月,他外婆去世了,當時他也是沒有聲張地,送別外婆后,臨近過年的時候,才一一告知親戚朋友。
而有很多親戚知道后,都對其表示不滿,覺得不辦喪不通知親戚朋友,就是對逝者最大的不敬,對親戚關系的一種冷漠,換句話來說,這后輩就是不孝。
但小李跟我說,她小時候在外婆家長大,和外婆感情特別深,不想大張旗鼓辦葬禮,也不去通知親戚朋友,并不是不孝,而是他害怕一些瑣事。
他說:“現在的親戚,有的好幾年都沒聯系過,而一聯系就是通知人家來參加葬禮,感覺像是為了收份子錢一樣。而我外婆生前最疼我,我不想用她的葬禮來維系那些早就淡了的關系。”
我說,他這樣做就不怕跟親戚斷了聯系嗎?
而小李卻笑道:“親戚,不過是老一輩人對血緣關系的念想。”
通過這些事,我仔細想了想,這些年,年輕人“斷親”的現象真的越來越普遍了。
以前,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那可是全村、全家族的大事,親戚們都會放下手頭的活兒,趕來幫忙??涩F在,別說主動幫忙了,很多時候連消息都傳不到親戚耳朵里。
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會變成這樣呢?我發現,這種斷親現象,和當今社會的變化息息相關。
1、生活方式變了,關系也就散了。
以前在農村,大家都靠種地為生,一個家族的人都住在一個村子里,春種秋收、蓋房修屋,都得靠親戚們互相搭把手完成的。
誰家孩子結婚,七大姑八大姨都來幫忙布置婚房、準備酒席;誰家老人去世,親戚們也會守靈、送葬,一起操持后事。
那時候,親戚就是最堅實的依靠,血緣關系把大家緊緊地綁在一起。
但現在不一樣了。種地的人少了,大家都去城里打工、上班。
我自己就是大學畢業后留在了城里,然后父母也在城里生活,一年到頭也就偶爾過年的時候,會陪父母回一趟老家。
過年回去,也是匆匆忙忙,走個過場的。一般早上直接回到老家,在祠堂燒個香,祭拜一下先輩,大概兩三個小時結束,就啟程回城里去了,很少長時間留在老家,跟親戚朋友敘舊啥的。
就算會回去見親戚,但跟親戚坐在一塊時,除了“工作咋樣”“工資多少”“結婚了沒”“啥時候要孩子”這些萬年不變的話題以外,根本找不到別的話可聊了。
有時候,親戚們的關心,反而變成了一種壓力,讓我只想快點逃離。
2、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根本沒多余的精力去維系關系。
每天光是工作,就讓我們年輕人累得夠嗆了,這哪還有精力去維系那些疏遠的親戚關系?
就拿我來說,周末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就想在家躺著,或者和幾個好朋友聚一聚。
讓我大老遠跑去走親戚,光是路上的時間就夠折騰的,實在是沒那個勁頭了。
過去我還會為了照顧父母陪著去,但如今,他們老了,身體不支持遠足了,我就更沒走親戚的想法。
3、現在通訊發達了,聯系方便了,讓很多人選擇應付了事。
以前沒有手機、網絡,親戚們靠寫信、串門來聯絡感情。
現在大家都在微信里,平時很少聊天,逢年過節群發個祝福,就算打過招呼了。而這種淺嘗輒止的聯系,是沒辦法讓感情升溫的,最終只會讓關系變得很縹緲,直至不相往來。
4、現在很多事情,花錢就能解決,根本用不著親戚朋友的幫忙了。
以前辦個婚禮,得親戚們幫忙做飯、端盤子;現在直接找個婚慶公司,一站式服務,省心又省力。
辦喪事也是,有專門的喪葬服務,根本不需要親戚們忙前忙后。
既然花錢就能把事情辦好,那親戚之間互相幫忙的機會就越來越少,關系自然也就越來越淡了。
看著老一輩人漸漸離去,年輕一代和親戚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弱。有時候想起來,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那些曾經熱熱鬧鬧的家族聚會,那些親切的寒暄問候,都隨著時間慢慢消失了。
但這似乎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在追求自己生活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親戚關系逐漸疏遠的現實。
不知道在未來,這種斷親的現象會不會越來越普遍,那些曾經珍貴的親情,又該何去何從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