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勁強大夫在臨床常講:不論調理何種疑難病,核心在于守住一條根本原則 ——始終維護人體氣血陰陽平衡,臟腑功能協調運轉。將這一原則貫穿于小腦萎縮的防治中,往往能為患者打開轉機。結合三十余年臨床經驗,現代人小腦萎縮的核心病機可總結為:脾腎兩虛,痰瘀阻絡。
長期過度用腦、飲食不節、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氣血生化不足;腎精虧虛則腦髓失養,加之痰濕、瘀血內生,阻滯經絡,最終引發走路不穩、言語不清等癥狀。
案例分享
60 歲的陳先生,確診小腦萎縮兩年,走路需扶拐,言語模糊難辨,伴有嚴重乏力、頭暈。曾嘗試多種西藥及康復治療,癥狀持續加重。
刻診:舌質淡紫、苔白膩,脈沉細澀,辨證為脾腎兩虛、痰瘀阻絡。
開方:黃芪、黨參、熟地黃、山茱萸、法半夏、陳皮、川芎、天麻、全蝎、葛根、牛膝、炙甘草
健脾補腎:黃芪、黨參、熟地黃、山茱萸補益脾腎,充養氣血與腎精;
化痰祛瘀:法半夏、陳皮、川芎清除痰濕瘀血,疏通經絡;
熄風通絡:天麻、全蝎平息內風,改善肢體協調;
引藥下行:葛根升清陽,牛膝強筋骨,引導藥效直達病所。
經過三個療程調理:可獨立行走,持勺進餐穩定,書寫能力改善;說話清晰度提升,能完整表達短句;頭暈、乏力基本消失,記憶力較前增強,舌苔轉為淡紅、苔薄白。
關鍵原理:把握 “調脾腎、通經絡” 兩大核心
調脾腎以固根本
脾為后天之本,脾虛則氣血無源,腦髓失養;腎為先天之本,腎虛則髓海空虛。通過補氣健脾、補腎填精,從源頭改善腦髓萎縮。
通經絡以暢氣血
痰濕與瘀血是小腦萎縮的 “加速器”,通過化痰祛濕、活血化瘀,打通氣血運行通道,讓腦髓得到充足滋養。
盛勁強大夫強調:“小腦萎縮調理不能急于求成,需遵循‘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只要脾腎強健、氣血通暢,病情自然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臟腑調和,腦髓得養”,中醫治療小腦萎縮的核心,在于恢復人體自我修復的能力。只要方向正確,堅持調理,每一位患者都有改善生活質量的可能!
如果您或家人正在經歷類似困擾,不妨給中醫一次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