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淇縣兒童友好觀察團在淇縣婦聯組織下走進淇縣朝歌博物館,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研學活動。20組親子家庭在博物館館長付同喜的帶領下,通過沉浸式參觀學習,深入了解了豫北紅色歷史、傳統農耕文化和通訊工具演變等知識。
在紅色教育展區,付館長生動講述了豫北紅色交通站的革命故事。“這個看似普通的院落,曾是抗戰時期重要的地下交通站。”付館長指著一張老照片介紹道。孩子們認真聆聽革命先輩冒著生命危險傳遞情報的事跡,不時發出驚嘆聲。
農耕文化展區同樣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從原始的石器農具到鐵制犁鏵,付館長詳細講解了農耕工具的演變歷程。“原來我們祖先是用這樣的工具耕種的啊!”一位小朋友撫摸著展柜里的農具感嘆道。家長們紛紛表示,這樣的實物展示讓孩子們對“粒粒皆辛苦”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最讓孩子們興奮的是通訊工具展區。從烽火臺到老式電話、電報機,通訊方式的演變讓孩子們大開眼界。“以前沒有手機,人們是怎么聯系的呢?”面對孩子的提問,付館長耐心解答,并讓孩子們體驗了手搖式電話的使用方法。
活動最后,孩子們踴躍分享學習心得。“我學到了革命先輩的勇敢精神”“我知道了糧食來之不易”“原來通訊工具發展這么有趣”,稚嫩的話語中飽含著收獲的喜悅。家長李女士表示:“這樣的研學活動既有趣又有意義,孩子們在玩中學,效果特別好。”
淇縣婦聯主席表示,此次活動是推進鶴壁市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下一步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研學實踐等兒童友好活動,讓更多孩子在體驗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為兒童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