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略研究院作為深耕教育研究與高校戰略的全球智庫,持續關注人工智能如何推動學科建設與教育評價體系革新。本文基于智能教科書技術演進與LLMs(大型語言模型)應用場景,解析AI如何賦能未來教育決策及數據驅動的信息化建設。
編者按:在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下,教科書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曾經占據主導地位的紙質教科書, 正逐漸被數字化?互動化的智能教科書取代?如今,學生們只需輕點電子設備屏幕,就能突破時空限制, 隨時隨地獲取最新?最前沿的知識?這場變革讓教育擺脫了傳統模式的束縛,變得更加靈活高效,朝著多 元化的方向大步邁進?想象一下,使用教科書時,它不再是安靜地躺在桌上,而是能回答你的問題,甚至 與你交談,這便是智能教科書的獨特魅力?
01
什么是智能教科書?
智能教科書是借助技術助力學生學習的新型教科書。我們可以把它類比為學校的科學展覽,展覽上眾多項目展示了如何運用新技術改善學習體驗。
過去五年,國際智能教科書研討會就如同這個科學展覽,吸引了大量研究者分享成果,會上共展示并發表了54篇論文,探討了11個主要研究主題:
1.智能和自適應界面:類似能根據學習進度調整內容的學習軟件,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體驗。
2.智能內容整合:把不同來源的信息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
3.內容分析和知識提取:從教科書中提取重要信息,就像從一本書中找出關鍵的事實。
4.學習內容的提取和生成:自動生成學習材料,像是一個智能助手為你準備復習資料。
5.智能教科書的創作和生成:如何制作這些智能教科書。
6.互動挖掘和行為建模:研究學生如何與教科書互動。
7.社交互動和眾包:利用大家的力量來改進教科書。
8.基于生成AI的教科書:使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來創建教科書。
9.智能教科書的教學法:研究如何更好地使用這些教科書來教學。
10.特定領域的教科書原型:為特定學科量身設計智能教科書
11.連接實體和數字教科書:研究紙質書與電子書的融合方式
隨著時間推移,研究者的關注點從多個主題逐漸轉向對單一技術的深入鉆研。這就好比學生在科學展覽中,起初展示多個不同實驗,積累經驗后,會選擇一個實驗深入研究。作者認為,未來研究將圍繞最新人工智能技術展開,有望出現更多新型智能教科書,助力學生學習。不過,智能教科書作為借助人工智能輔助學習的工具,還有很長的發展道路要走。
02
智能教科書的演變
多位國際知名研究者合作開展的智能教科書研究,梳理了其五代發展歷程,展現了人工智能對傳統學習工具的逐步革新。研究報告顯示,智能教科書不再只是靜態的知識載體,正轉變為交互式、個性化的學習伙伴,其演變歷經五個階段:
第一代智能教科書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教科書,更像私人教練。它借助個性化技術,為學生提供適應性的信息訪問,將教科書章節、活動與知識概念相連接,助力學生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掌握知識。
第二代智能教科書重點轉向實際應用。研究人員創建了可共享和表達知識的標準格式,為教科書賦予了新“語言”。這一代教科書不僅能“理解”自身內容,還能與學習者進行更有意義的互動,如解答問題、制作概念圖,像個聰明的助手,隨時提供幫助、梳理知識點。
第三代智能教科書注重智能提取。研究者從數字教科書中提取主題、概念、關系乃至完整知識模型,使教科書成為能自動識別學習對象、解釋和評估學習材料的智能助手,不僅提供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內容。
第四代主要完善了智能數據挖掘。通過分析學生在傳統書本上留下的學習痕跡,以及與教科書不同部分的互動情況,研究者能掌握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并將這些數據反饋給學生,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增強自我調節能力。
第五代智能教科書開始運用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這些模型擅長從教科書中提取和綜合信息,借助強大的AI技術,像智能機器人老師一樣,隨時解答學生的疑問,助力他們更好地學習和理解知識。
03
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教學中的創新潛力
LLMs是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人工智能模型,通過在大量文本數據上進行無監督或自監督學習,具備生成自然流暢文本、理解各類語言任務并與用戶交互的能力。基于LLMs的智能模型,為教學方法和學習體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LLMs能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定制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和路徑。通過分析學習行為和表現,實時提供反饋和建議,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鞏固知識。
LLMs具有多語言處理能力,能為不同語言背景的學生提供學習資源,推動全球教育的普及和公平。例如,BLOOM模型支持46種自然語言和13種編程語言,為多語言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LLMs還能協助教師準備教學材料、設計課程內容,減輕教師工作負擔,讓教師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學創新和學生關懷中。
04
未來發展方向
從傳統教科書到交互式學習工具,人工智能正在徹底重塑教育格局,讓教科書變得更智能、更具趣味性,也讓我們對未來教育充滿期待。新一波生成式人工智能為當前智能教科書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拓展了多種可能性,使學習過程更加互動和引人入勝。
目前,使用LLMs自動生成智能教科書評估問題是研究熱點。雖然評估方法尚未有定論,但基于傳統教科書的評估模式,對LLMs生成內容的評估也需遵循類似標準,如內容準確性、可讀性、教育有效性、教育多樣性與包容性以及是否符合課程標準等。Andrew M. Olney的研究表明,LLMs在生成內容的新穎性方面優于人類專家,但在可行性上稍顯不足,仍需進一步優化以提升實用性。
研究還發現,在根據教科書生成選擇題時,LLMs模型與人類表現相近。總體而言,LLMs在自動生成智能教科書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在實際應用中,還需關注數據質量、模型優化以及生成內容的準確性,以保障教育資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此外,LLMs能夠有效地將從網絡文本中學到的知識遷移到不同情境中,生成流暢連貫的文本。
05
總結
智能教科書正隨著科技進步飛速發展。研究者熱衷于引入其他領域的技術,探索應用場景,拓展教科書原型的功能和效果。同時,新的智能教科書原型不斷涌現,借助生成式AI實現更豐富、更有意義的互動形式。我們期待更多精彩研究,借助這些模型為智能教科書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支持,推動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來源:Intelligent Textboo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2025:1-20.
本文揭示的生成式 AI、LLMs 評估問題生成及智能教科書個性化學習趨勢,與方略研究院的 “一答院校智能體” 產品功能高度協同。我院依托開放式智庫共建機制,提供涵蓋教育評價標準制定、高教發展資源與工具的全鏈條解決方案,歡迎關注我院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