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戰場上,硝煙從未停歇。近日某專家一句“蔚小理三年內團滅”,如驚雷劈開行業的虛假繁榮。
有人拍案叫絕,稱這是“新勢力照妖鏡”;也有人嗤之以鼻,認為這是杞人憂天。事實上,這絕非危言聳聽。
1. 蔚小理三年內團滅
日前,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朱西產教授,拋出“蔚小理三年內團滅”的論斷,在汽車圈炸開了鍋。
朱西產直言:“未來三年,蔚來、小鵬、理想獨立生存概率為零,必須盡快啟動兼并重組?!?/p>
在他看來,車企活下去的根本是自我造血,而造血的前提是規模化——年銷200萬輛是門檻。若銷量規模不足,研發成本等費用將成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西產教授的言論,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剖開了新勢力光鮮外殼下的病灶。
我們認為,朱教授的言論,在邏輯上大體是沒有問題。維持車企生命力的前提,就是自我造血。
在燒完融資而來的錢之前,車企必須要多賣車,實現一定規?;?,從而獲得自我造血能力并進入良性循環中。
只是以200萬輛來做生死線就有點武斷了,這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產品定位和經營規模來確定。
企業好比多元生命體,產品定位或高端引領、或平價親民,經營模式或輕盈靈活、或重資產負重,決定了它們有著千差萬別的“生存密碼”。
2. 蔚來千億虧損困境
蔚小理三家之中,讓外界最擔憂其未來的就是蔚來了。
自從2018年上市以來,蔚來汽車年年虧損。蔚來港股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額,分別為233.3億、114.1億、56.11億、105.7億、145.6億、211.5億、226.6億。
簡單計算可知,蔚來過去七年合計巨虧1092.91億。
持續巨額虧損,就像黑洞一樣,不斷吞噬著企業的資金,若不能及時止血,后果不堪設想。上一個虧損超千億的恒大汽車,早已暴雷倒閉了。
圍繞著蔚來,有很多爭議。
首先,換電屬于重資產模式,換電站建設和運營,需要耗費巨額資金。蔚來猶如背負著沉重包袱在身,前行的每一步都氣喘吁吁。
其次,蔚來品牌尚未在群雄逐鹿的市場穩坐頭部寶座,卻又急匆匆孵化出樂道、螢火蟲兩個子品牌,導致本就孱弱的資源進一步分散,銷量均不及預期。除了汽車,蔚來甚至還在造手機。
蔚來就像一個看似辛苦的園丁,開墾了許多個花園,可惜從未去深耕。蔚來的未來,讓人擔憂。
3. 小鵬理想也不好過
對于蔚小理團滅論,何小鵬表示:“邏輯上我認?!笔聦嵣?,前兩年小鵬汽車一度瀕臨絕境,就像住進了ICU。
在王鳳英的幫助下,何小鵬好不容易帶領小鵬汽車度過危險期。不過他也坦承小鵬還遠遠沒有走出生死存亡期,依舊坐在ICU的門口。
就像一個從 ICU 里剛爬出來的病人,雖然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身體依然虛弱。小鵬目前還處于虧損狀態,這就像體內的頑疾,若不能徹底治愈,長期下去身體終將被拖垮。
蔚小理三家新勢力之中,理想是表現最好的一個。
扛起增程式技術大旗,依靠中大型SUV產品,理想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場,吃盡了“奶爸車”的市場紅利,去年凈利潤超80億元。
但進入2025年,理想便喪失了新勢銷冠寶座,4月份甚至滑落至第三。一方面,理想MEGA(參數丨圖片)失利,導致其純電車型戰略受阻。
另一方面,理想太過依靠中大型SUV產品,就像一個人只吃一種食物,時間長了也會營養不良。中大型SUV 領域已經變成了一片紅海,眾多車企紛紛涌入,競爭異常激烈,理想承受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蔚小理的未來,就像一場充滿變數的棋局,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蔚來在虧損、換電和品牌迷霧中摸索,小鵬在康復的道路上艱難前行,理想在紅海的壓力下奮力突圍。
朱西產團滅言論或許過于悲觀,但絕非危言聳聽。行業浪潮滾滾向前,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鐵律冷酷無情。
蔚小理的生死棋局,既是商業規律的殘酷審判,也是中國新能源賽道從野蠻生長到理性淘汰的必經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