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至21日,在甘肅省沿黃四市州旅游發展聯盟第六次聯席會議召開期間,原創隴劇《大河東流》于白銀市文化中心劇場上演。兩場演出座無虛席,劇場內掌聲如潮,為當地觀眾帶來了一場震撼心靈的文化盛宴。自2024年5月19日首演以來,這部講述黃河兒女抗戰故事的隴劇已累計演出40場次,成為甘肅省文藝舞臺上令人矚目的作品。
《大河東流》以抗戰時期“羊皮筏子賽軍艦”的真實故事為原型,用隴劇獨特的藝術形式,生動演繹了蘭州“筏客子”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期挺身而出,用羊皮筏子運送抗戰物資的感人故事,展現了黃河兒女的家國情懷和英雄氣概。該劇是省隴劇院推出的“黃河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在保留隴劇傳統風格的基礎上,融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花兒”、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鼓”等元素,采用1:1等比例制作羊皮筏子,還巧妙呈現了中山鐵橋、金城關、黃河水車等蘭州特色元素,使整部劇充滿了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演出當晚,白銀市文化中心劇場內氣氛熱烈。觀眾們被跌宕起伏的劇情、演員們精彩的表演和婉轉悠揚的隴劇唱腔深深吸引,沉浸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之中,不少觀眾被劇中人物的愛國情懷所感動,熱淚盈眶。演員通過扎實的臺詞功底,將西北人特有的憨直幽默自然呈現,不少觀眾邊笑邊向鄰座解釋方言含義、劇情推進、人物關系。現場掌聲隨著劇情起伏時疏時密,謝幕時經久不息的喝彩聲持續了五分多鐘,觀眾們紛紛起身鼓掌,向全體演職人員表示敬意和感謝。
白銀市民李女士感慨道:“演員們的表演太動人了,黃河兒女的故事讓我們既自豪又心疼,這才是真正屬于甘肅人的精神傳承。”劉先生則動情地說:“演員的表演直擊人心,黃河兒女的堅韌讓我們既自豪又感動,這才是家鄉文化的力量。”省隴劇院負責人表示:“《大河東流》不僅是一部戲,更是一條紐帶,將黃河文化、紅色精神與旅游發展緊密相連。”
5月23日,這部承載著黃河精神的隴劇將走進蘭州文理學院,再次以藝術之名,在青年學子心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種子,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隴劇、喜愛隴劇,為隴劇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文/圖 甘肅省隴劇院 王海霞)
來源:甘肅省隴劇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