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鄢陵縣,暖風拂面,煙田青蔥,新栽的煙苗正在陽光下努力生根,孕育著豐收的希望。在這片致富的土地上,鄢陵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以“多元協同綠色發展”為主線,通過科技賦能、政策協同、生態優先的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鄢陵特色的富農之路,讓鄉村振興“綠”動田間。
科技賦能,智能驅動產業升級
在鄢陵縣只樂鎮的現代化煙葉示范田里,煙技員正通過“河南智慧煙葉信息化平臺”實時監測煙苗生長數據。該平臺整合了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從育苗到采收的全程數字化管控。“這里面東西多著呢!”煙技員黃向陽展示著手機上的“智慧煙葉”APP:育苗準備、專業化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等各環節一應俱全,每個階段都會上傳相應的圖片采集信息,連病蟲害都能通過AI圖像識別診斷。“里面還有直播培訓和煙技學堂供煙農查閱,后續烘烤季節還將實現云烘烤,能實時查看新能源烤房的運行狀態,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向烘烤師及煙技員發送報警信息,一部手機管好多炕哩,烘烤損耗也少多了,再也不用過打個盹就烤壞一炕煙的苦日子了!”
鄢陵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推行了一系列的信息化舉措:育苗大棚通過溫濕度智能管控系統培育無病壯苗;對合同內煙田實現智慧煙葉平臺生產采集全覆蓋;通過“測畝儀測量+GPS定位+人工復核”三位一體模式,對種植地塊邊界、面積數據、合同簽訂信息進行精準比對,建立“一戶一檔”電子臺賬……這些創新舉措使煙葉生產效率提升40%,畝均成本降低200元。
只樂鎮岳寨育苗工廠溫濕度智能管控現場。黃向陽攝
政策協同,煙葉發展拓新局
“多虧了煙草公司的‘政策包’,讓煙農敢投入、能致富!”鄢陵縣清野煙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保占感慨。他口中的“政策包”,是鄢陵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出臺的一攬子煙葉生產收購相關的扶持措施:為加快煙葉生產方式轉型升級,制定了《煙葉生產示范區建設方案》;為推廣科學種植技術,提升煙農收益,進行了有機肥試驗示范、濃香型特色優質煙葉開發成果轉化推廣和生物有機肥轉化試驗示范等一系列科技推廣實驗;為了全面提升“上六片”煙葉開發水平,實施了《“上六片”煙葉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夯實“河南濃香”煙葉名牌龍頭地位;為節約煙農用工成本,減少交售時的返工挑揀和耗損,試點運行了預分級助農降本增效……
相關方案不斷出臺,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實現2024年鄢陵縣合同內純作煙田機械化作業率80%以上,年度收購均價同比上升兩個百分點,站內預分級將每炕煙分級效率提升66.7%,煙農的時間成本和用工成本均大幅降低,煙葉產業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黃金葉”。
綠色低碳,生態優先促增收
在生態保護方面,鄢陵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建設水肥一體化系統,實現精準作業,水肥利用率達90%;開展地膜回收專項行動,年回收廢舊地膜4000公斤,農田“白色污染”降低90%,并進行可降解地膜的試驗示范;推廣建設新能源烤房,采用變頻技術實現智能控溫,使每炕煙葉烘烤能耗下降45%,年減碳量下降40%……
“我們全面推行‘三減三增’模式:減化肥、減農藥、減碳排放,增有機肥、增生物防治、增科技推廣。”農藝師范沿沿介紹。“今年的高溫干旱天氣易引發煙葉病蟲害,我們一方面推廣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另一方面,加強根莖類病害防治,指導煙農科學用藥,避免因澆水導致病害傳播。通過‘綠色防控科學用藥’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煙苗的抗逆性。
“創新是引擎,協同是路徑,綠色是底色。”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鄢陵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正以創新之筆、政策之智、綠色之魂,推動著煙葉產業向數字化、融合化、生態化轉型,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動能。(來源:許昌市煙草公司鄢陵縣分公司 作者:李玉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