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援引法新社報道,印度方面17日表示,將重新部署退伍軍人至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擔任安全警衛。一周前,印度與巴基斯坦達成停火協議,結束了雙方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沖突。印度方面稱,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政府通過了一項“動員退伍軍人保護聯邦領土關鍵基礎設施的提案”。相關報道稱,約4000名退伍軍人被“確認”為非戰斗志愿者,其中435人合法持有個人武器。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4月22日發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槍擊事件。印度指責巴方與這次事件有關聯,而巴方否認。隨后,印度對巴方采取了暫停一項重要水資源分配條約、關閉邊境口岸、驅逐巴方人員等強硬措施;巴方除了宣布多項對等反制措施,還對印度航空公司關閉領空、暫停所有對印貿易等。雙方已在克什米爾地區多次交火。
5月10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于達成共識,同意立即停火。雙方宣布停火后不久,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再次傳出爆炸聲。
克什米爾(資料圖)
除了向克什米爾增兵之外,印度還想通過發射衛星的方式,來探看些什么。據參考消息援引美國太空網站5月17日報道,印度發射一顆地球觀測雷達成像衛星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具體來說,美國東部時間5月17日晚上8點29分(印度當地時間5月18日早上5點59分),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搭載的衛星“EOS-09”從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升空。發射約6分鐘后,由于火箭第三級出現故障,衛星墜毀。
印度在沖突爆發后,積極向前線調兵,其中就包括最關鍵的重裝甲部隊。目前,印度陸軍三支重型裝甲師里,第1裝甲師本來就駐扎在克什米爾前線,如今將防線進一步前移。第33裝甲師一直部署在南線,用于防備孟加拉國,暫時沒有動作。而一直作為戰略預備隊的第31裝甲師,則有明顯向北部調動,支援第1裝甲師的跡象。巴基斯坦陸軍的情況也差不多,之前外界就看到其精銳的第6裝甲師VT-4坦克,出現在前線。雙方實際上處于都不想打,又都防備對手開打的狀態。
陣風戰機(資料圖)
存在地緣方面的擔憂以及大國的抱負。克什米爾地區不僅涉及印度和巴基斯坦,還與中國相關,那里有我國的廣袤土地。印度長期在我國拉達克地區部署約5.7萬人,即第14軍整支軍隊的兵力。印度始終渴望達成自身的大國抱負,而克什米爾正是關鍵切入點。再者,增派兵力以掌控國際博弈的主動權。印度增兵旨在加強對爭議領土的實際掌控,并將此作為爭取美國、俄羅斯等國際社會支持的籌碼。
在這關鍵時刻,據塔斯社報道,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近日在出席“文化無疆界”外交俱樂部的一場活動時表示,西方國家希望能夠挑起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對抗。
拉夫羅夫說:“要注意亞太地區當前的發展,西方國家開始將該地區稱為印度-太平洋地區,并其政策具有明顯的反華傾向。他們希望希望借此進一步離間印度和中國這兩個我們偉大的朋友和鄰居。”“這就是普京總統最近又強調過的(西方的)政策——‘分而化之’。”拉夫羅夫補充道。
莫迪(資料圖)
為給自己挽回面子,莫迪政府不但在印度大肆“慶祝勝利”,同時還利用地理優勢操控水資源,向巴方發泄心中的怨氣。與此同時,印度還將自己被打敗的責任甩鍋中國。據環球網報道,印度輿論場近期持續喧囂,高調炒作所謂“中國參與印巴交火”。有印度智庫毫無根據地宣稱,中國在本月的印巴沖突中為巴基斯坦提供了防空系統和衛星支援,甚至因此誣指中國庇護“恐怖主義”。
近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路透社記者提問,印度外交部日前發表聲明稱,印度反對中國對藏南地區多處地點進行重新命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林劍對此表示,中國政府對藏南地區部分地名進行了標準化處理,這完全是中國主權范圍內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