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最大的條斑紫菜生產基地,連云港早在2021年便摘得“中國紫菜之都”的桂冠。2025年初,連云港市紫菜交易會在連云區、贛榆區接力啟幕,兩場盛會匯聚行業目光。交易數據顯示,現場交易紫菜超10萬箱、近5億張,吸引了國內外近百家客商前來采購,最終交易金額突破2億元大關。這場行業盛會不僅彰顯了連云港作為“海上糧倉”的強勁產業實力,更如同一支響亮的號角,為2025年全國紫菜產業發展拉開了精彩序幕。
自然稟賦與產業躍遷,從海域優勢到產銷兩旺的質變
條斑紫菜是紫菜中的優質品種,憑借豐富的營養價值與多樣的加工用途,成為高經濟價值的海洋食材。其對生長環境頗為“挑剔”,偏愛潮流通暢、光照適宜且富含營養鹽的海域。而連云港宛如為條斑紫菜量身定制的天然養殖場——6677平方千米海域與11萬公頃淺海灘涂提供空間,海州灣漁場帶來穩定海流,17條入海河流輸送氮、磷等營養,海水鹽度常年25‰-35‰,水溫光照適宜,這樣的生態組合,恰如為條斑紫菜生長定制的“溫床”,讓每一片紫菜都能在得天獨厚的環境中汲取養分,成就細膩柔韌的上乘品質。
紫菜養殖基地 圖片來源/新華連云港觀察
得天獨厚的海洋稟賦,孕育出連云港底蘊深厚的紫菜產業。歷經50余年深耕,紫菜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藍色引擎”,撐起沿海百姓的致富路。作為全省條斑紫菜核心產區的“主力軍”,贛榆區表現尤為亮眼:養殖規模從2016年的10萬畝翻番至20多萬畝,66家育苗企業、140家加工企業、超300臺套加工機組構建起完備產業矩陣,推動“小紫菜”向“大產業”加速蛻變。
在贛榆區2025年第一次紫菜交易會上,現場氛圍熱烈非凡。客商們穿梭在擺放整齊的紫菜標箱間,仔細地拿起一張張紫菜,認真查看品質,隨后謹慎地做好標記,期待著在競標中收獲心儀的產品。據贛榆區紫菜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條斑紫菜養殖戶反饋的信息來看,2024年多家的每畝產量相較2023年有顯著增長,一方33畝地的面積,收割量可達五六噸左右。這一方面得益于贛榆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有力帶動了紫菜產業前行,促使養殖面積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從今年的成交價格來看,市場呈現出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
客商在選購紫菜 圖片來源/連云港發布
技術創新與把握市場,“小紫菜”變身“金海苔”
在推動紫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連云港贛榆區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深度融合前沿技術,打造了極具競爭力的產業發展模式。
贛榆區構建起完備的紫菜標準化體系,依托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搭建生產服務監管平臺,實現了從育苗、養殖到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數字化動態監管。通過部署智能傳感器、物聯網設備,實時采集生產各環節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模型對生產流程進行優化調控,保障了紫菜的規?;?、標準化生產,為紫菜的大量生產與銷售筑牢根基。
同時,贛榆區全力打造紫菜全產業鏈溯源系統,運用區塊鏈、物聯網標識等技術,為每一批次紫菜賦予獨一無二的“數字身份證”。消費者只需通過掃碼等簡單操作,就能實現“安全可預警、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產品可召回”,極大提升了消費者對贛榆紫菜的信任度,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此外,贛榆區積極搭建社會化服務平臺,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整合產業資源,推動供需雙方高效對接,實現資源共享。在農產品電商交易領域,贛榆區構建起電子商務與商貿物流協同發展平臺,運用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物流路徑優化算法等技術,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實現了農產品的高效流通。
依托全產業鏈優勢,贛榆區還充分發揮大數據決策的優勢,通過對海量產業數據的深度挖掘與分析,精準把握市場動態與消費趨勢。從2019年起,夾心海苔休閑零食在直播電商的推動下成為爆款網紅食品,這為紫菜加工產品銷售提供了新思路。祁德柳是當地最早一批從事紫菜生產銷售的人員之一。他介紹,過去紫菜采來只是粗加工,如今烤成海苔,并加上芝麻、椰蓉、南瓜子等調配料,夾心海苔系列產品不斷出新。近年來海苔產品已經成為“現象級”爆款網紅產品。數據顯示,海苔加工使紫菜產業鏈價值提升5-8倍,僅2024年就拉動周邊5000余人就業。如今,贛榆海苔產品通過直播電商、跨境平臺等渠道遠銷海內外,成為推動紫菜產業升級的新引擎。
連云港的紫菜加工廠 圖片來源/連云港發布
產城融合,打造紫菜特色小鎮
在贛榆區以全產業鏈創新激活紫菜產業的同時,連云港另一大紫菜主產區——連云區同樣在藍色海洋中書寫著產業傳奇。連云港連云區高公島漁港漁業資源豐富,擁有理想的水陸交通網絡,地理位置優越,年海洋捕撈、交易量超過1.5萬噸。近年來,高公島街道上下努力建設海洋產業集聚服務區,積極打造蘇北地區規模最大、標準最高、功能最好的海產品交易市場,自2022年《連云區海洋休閑漁業發展規劃》落地以來,這座依海而生的小鎮便錨定“紫菜”核心定位,正式拉開了特色產業與城鎮融合發展的序幕,一幅藍色經濟的壯闊畫卷正徐徐展開。
得益于專業且務實的指引,高公島“紫菜小鎮”的發展定位愈加清晰,通過加快提檔海上養殖、紫菜加工等支柱產業,實施國家一級漁港升級改造,推進羊山島、紫菜產業園二期等項目開發,高公島“全國紫菜第一鎮”的打造漸入佳境。
近年來,為促進高公島漁業產業融合發展和水產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從“賣紫菜”到“賣體驗”,高公島大力發展特色民宿、休閑漁業、鄉村旅游,宣傳民俗文化,開辟“高公島→紫菜垂釣區→前三島海釣→島礁觀光→體驗拉網捕魚→海鮮一條街/大排檔”和“羊山島→西連島→鴿→東連島→竹島”的休閑游專線。
針對3村1街道的實際情況,高公島重點打造民俗體驗二日游項目,不僅帶動了漁民轉型就業,還為街道產業園建設注入強勁動力,成功蛻變為名副其實的最美紫菜特色小鎮?!俺栽跐O家、住在漁家、樂在漁家”的漁家樂休閑項目,讓高公島成為令人向往的“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鄉村旅游勝地和網紅打卡地,實現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
黃海之濱的紫菜產業浪潮正奔涌向前。連云港正以“中國紫菜之都”的底氣,在育苗技術攻關、深海養殖拓展、休閑漁業融合等領域揚起創新風帆??茨侨f畝海田上,數字化養殖網箱與直播電商的光標交相輝映;交易市場里,區塊鏈溯源的“數字身份證”正鏈接全球餐桌。從“靠海吃?!钡健皵底炙{?!?,連云港的紫菜故事,正由3萬漁民、500家企業共同書寫更鮮活的篇章。
文/李詩睿
來源: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中國食品安全網、贛榆發布、新華連云港觀察、連云港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