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fall英本UCAS申請通道這兩日已正式開放!意味著26fall申請季拉開序幕,小伙伴們早準備早上岸哦~注意這些重大變革!
增加“默認拒絕”環節為了優化回復決定的時間,2026年新增了兩種“默認拒絕”的時間節點,如果超過時間未收到回復消息,則視為默認拒絕。
默認拒絕(RBD-Reject by Default)默認拒絕(DBD-Default Decline)
DBD指的是申請人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對收到的offer進行回復,將視為默認拒絕。
RBD指的是院校沒有在規定時間內給申請人發出錄取決定,那么申請人會被系統默認拒絕。
個人陳述將改革對于2026年入學申請的學生來說,個人陳述將采用全新的格式!不再是傳統的長篇大論,而是分為三個獨立的部分,每個部分都有明確的焦點問題,幫助你更精準地展示自己的優勢。記住不要在文書中重復寫你的成績!
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問題上:1.申請課程的動機2.課程準備情況3.其他相關經歷的準備情況此外,UCAS也在考慮將視頻元素引入個人陳述中。
新問題示例如下:1.Why do you want to study this course or subject?你為什么想學習這門課程或科目?
2.How have your qualifications and studies helped you to prepare for this course or subject?你的資格和學習如何幫助您準備這門課程或科目?
3.What else have you done to prepare outside of education, and why are these experiences useful?除了教育之外,您還做了哪些準備?為什么這些經驗有用?
字數要求保持不變。在新格式下,你仍然擁有4000個字符(包括空格)的自由發揮空間!每個部分至少需要350字符,總體字符計數器會幫助你隨時監控進度。
重要提示:大學和學院將把這三個部分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審查,因此請確保不會在答案中重復信息。重要的是信息都被包含在內,因為招生官會整體評估你的個人陳述。如何應對變化?
1.注意字數分配減少學術成績的描述深究學術探索的描述
2.多參加學術活動參加學術講座和研究活動參加競賽和項目
3.展示你的學術成果用具體事例支撐你的學術深度展示你的成果和思考
每年申請季都不乏新鮮事,只有做好準備與規劃,才不至于在變化來臨時被打個措手不及。
激動人心的消息!26fall 英本 UCAS 申請通道在這兩日正式開放啦,這標志著 26fall 申請季的大幕已緩緩拉開。同學們,是時候摩拳擦掌,為自己的英國留學夢全力沖刺了,記住,早準備才能早上岸!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申請季,有一些重大變革需要大家特別關注,趕緊來了解一下。
新增 “默認拒絕” 環節,時間管理成關鍵
為了優化整個申請流程中回復決定的時間,2026 年英本申請新增了兩種 “默認拒絕” 的時間節點。簡單來說,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收到相應的回復消息,那么就會被視為默認拒絕。這就像一場緊張刺激的時間賽跑,每一個環節都容不得半點拖延。
- 默認拒絕(RBD - Reject by Default):指的是院校沒有在規定時間內給申請人發出錄取決定,那么申請人會被系統默認拒絕。以往,部分同學可能會陷入漫長的等待,遲遲等不到院校的回音,而現在有了明確的時間限制,倒逼院校提高審核效率,同時也提醒同學們在選擇院校時,要綜合考慮其過往的審核速度和效率,避免因院校的拖延而錯失機會。
- 默認拒絕(DBD - Default Decline):這個針對的是申請人自身的操作。當申請人收到 offer 后,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對收到的 offer 進行回復,也將視為默認拒絕。這要求同學們時刻關注申請系統的動態,一旦收到 offer,要盡快權衡利弊,做出果斷的抉擇。畢竟,心儀的學校和專業可能名額有限,猶豫太久很可能就會與機會失之交臂。
下面為大家梳理了一些重要時間節點中與 “默認拒絕” 相關的信息:
- 2026 年 2 月 10 日:UCAS 音樂學院申請者若在 1 月 8 日前收到所有決定,需在此前回復,否則默認拒絕(DBD)。
- 2026 年 4 月 7 日:UCAS 音樂學院申請者若在 3 月 12 日前收到決定,需在此前回復,否則默認拒絕(DBD)。
- 2026 年 5 月 6 日:UCAS 本科申請者若在 3 月 31 日前收到決定,需在此前回復(Extra 申請者除外),否則默認拒絕(DBD)。
- 2026 年 5 月 13 日:1 月 14 日前提交的申請,院校需在此前做出決定,否則申請者默認拒絕(RBD)。
- 2026 年 6 月 2 日:UCAS 音樂學院申請者若在 5 月 14 日前收到決定,需在此前回復,否則默認拒絕(DBD)。
- 2026 年 6 月 3 日:UCAS 本科申請者若在 5 月 13 日前收到決定,需在此前回復(Extra 申請者除外),否則默認拒絕(DBD)。
- 2026 年 7 月 7 日:5 月 1 日前提交的音樂學院申請,院校需在此前決定,否則申請者默認拒絕(RBD)。
- 2026 年 7 月 15 日:6 月 30 日前提交的本科申請,院校需在此前決定,否則申請者默認拒絕(RBD)。
- 2026 年 7 月 22 日:UCAS 本科申請者若在 7 月 15 日前收到決定,需在此前回復(含 Extra 申請者),否則默認拒絕(DBD)。
- 2026 年 7 月 29 日:UCAS 音樂學院申請者若在 7 月 7 日前收到決定,需在此前回復,否則默認拒絕(DBD)。
- 2026 年 7 月 30 日:6 月 2 日前提交的音樂學院申請,院校需在此前決定,否則申請者默認拒絕(RBD)。
- 2026 年 9 月 8 日:UCAS 音樂學院申請者若在 8 月 1 日前收到決定,需在此前回復,否則默認拒絕(DBD)。
大家一定要把這些時間節點牢牢記住,設置好提醒,以免因為疏忽而導致申請出現問題。
個人陳述大改革,精準展示優勢
對于 2026 年入學申請的學生而言,個人陳述迎來了全新的變革,將采用前所未有的格式。再也不是以往那種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了,而是巧妙地分為三個獨立的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有其明確的焦點問題,旨在幫助同學們更精準、高效地展示自身的優勢。這里要特別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再在文書中重復寫自己的成績了,新的格式更注重挖掘成績背后你的獨特之處。
改革主要圍繞以下三個關鍵問題展開:
- 申請課程的動機:“Why do you want to study this course or subject?” 院校希望通過這個問題,深入了解你對所選課程或科目的熱情與向往從何而來。是一次偶然的閱讀,激發了你對某個領域的好奇?還是參加了一場學術講座,讓你堅定了在這個方向深入探索的決心?你需要詳細闡述這些經歷,將自己對學科的熱愛具象化,讓招生官能夠真切感受到你內心的熱忱。
- 課程準備情況:“How have your qualifications and studies helped you to prepare for this course or subject?” 這是在考察你的學術背景與申請課程的契合度。你需要梳理過往的學習經歷,比如在高中階段參與的相關項目、完成的特別作業,或者獲得的學科獎項等,通過具體實例來展示你已經為即將開啟的大學課程做好了知識和技能上的準備。
- 其他相關經歷的準備情況:“What else have you done to prepare outside of education, and why are these experiences useful?” 此問題關注的是你在課堂之外的經歷,比如參加志愿者活動、實習、社團活動等。這些經歷不僅能體現你的綜合素質,還能展示你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以及你在團隊協作、溝通等方面的能力。你要清晰地闡述這些經歷對你申請該課程的價值和意義。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新問題的示例:
- “Why do you want to study this course or subject?” 你為什么想學習這門課程或科目?你可以這樣回答:“在一次科技展覽中,我接觸到了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它對醫療領域的革新讓我深受觸動。從那時起,我便對計算機科學中的人工智能方向產生了濃厚興趣,渴望深入學習相關知識,為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How have your qualifications and studies helped you to prepare for this course or subject?” 你的資格和學習如何幫助您準備這門課程或科目?例如:“在高中的數學和物理學習中,我多次取得優異成績。在物理實驗課程中,我通過自主設計并完成電路實驗,鍛煉了自己的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這無疑為我學習電子工程專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 “What else have you done to prepare outside of education, and why are these experiences useful?” 除了教育之外,您還做了哪些準備?為什么這些經驗有用?回答可以是:“我利用假期時間參加了社區組織的環保項目,在項目中負責數據收集與分析工作。這段經歷不僅提升了我的數據處理能力,還讓我深刻理解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這些能力對于我未來學習環境科學專業至關重要。”
雖然格式改變了,但字數要求依舊保持不變。在新格式下,你仍然擁有 4000 個字符(包括空格)的創作空間。不過要注意,每個部分至少需要 350 字符,好在系統會有總體字符計數器,方便你隨時監控進度,合理分配字數。這里還有一個重要提示:大學和學院在審核時,會把這三個部分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行考量,所以大家一定要確保各個部分之間邏輯連貫,且不會重復表述信息。關鍵在于全面且有條理地將重要信息呈現出來,因為招生官會綜合評估你的個人陳述,以此判斷你是否適合所申請的專業。
面對變革,我們該如何應對?
- 注意字數分配:減少對學術成績的平鋪直敘,因為成績在申請材料的其他部分已經有體現。把更多的字數和精力放在深挖學術探索的過程與故事上。比如,在回答課程準備情況時,可以詳細描述一次在學術研究中遇到困難并如何克服的經歷,展現你的鉆研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多參加學術活動:
- 參加學術講座和研究活動:積極參與各類線上線下的學術講座,了解學科前沿動態,拓寬學術視野。如果有機會,還可以報名參加一些大學或科研機構組織的短期研究項目,親身體驗學術研究的過程,積累實踐經驗。
- 參加競賽和項目:學科競賽是展示你學術能力的絕佳平臺,像數學建模競賽、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等。通過競賽,不僅能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獲獎經歷還能為你的申請增色不少。此外,參與一些與申請專業相關的項目,無論是學校內部的還是社會上的,都能讓你在回答個人陳述問題時有更豐富的素材。
- 展示你的學術成果:在個人陳述中,要用具體事例支撐你所提到的學術深度。比如,你在某門課程的學習中提出了獨特的見解,就要詳細說明這個見解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它對解決相關問題有什么幫助。同時,清晰地展示你的成果和思考過程,比如你參與的項目最終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果,你從中學到了什么,這些成果和收獲對你申請該專業有怎樣的意義。
每年的申請季都像是一場充滿變數的冒險,總會有新鮮事和新挑戰出現。但只要我們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與規劃,就不至于在變化來臨時手忙腳亂。26fall 的同學們,抓住機遇,勇敢迎接挑戰,愿大家都能在這個申請季收獲心儀的錄取通知書,開啟精彩的英國求學之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