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是我市殘疾人事業的工作理念。多年來,秉持這一目標,我市織密殘疾人幸福生活之網,從義務教育到技能培訓,從提升生活質量到參與文體康養,力爭讓每一個殘疾人都能譜寫出獨特的生命樂章。
在市風帆殘疾人就業服務園,殘疾人發揮特長制作手工藝品。
在渭濱區青青草康復教育中心,對于不同年齡段“星星的孩子”,老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康復訓練、生活自理能力培養以及社會技能培訓,用愛溫暖他們孤獨的內心。在陳倉區特殊教育學校操場上,一群女生正在參加籃球比賽,汗水浸濕了衣衫,她們的臉上洋溢著快樂;足球場上,男生們正在進行足球訓練,他們的動作或許不標準,但是認真、努力的樣子令人動容。在校園里,還有一間特別的實踐教室,沒有常用的教具,看上去更像個小型超市,貨架上擺放著各種生活用品,便于對學生開展技能培訓。老師說:“我們不能只教會孩子們書本上的知識,更要教會他們自我生存的能力。”在金臺區寶福路東社區的殘疾人康復之家,一群特殊的工人正在師傅指導下制作風箏。負責人崔斌說,這些小加工能為每個殘疾人平均年增收5000余元。
在我市某“啟智”學校,志愿者把快樂與愛心播撒進孩子心田。
從無障礙改造的“小切口”到就業增收的“大民生”,從康復服務的“精準滴灌”到文體活動的“百花齊放”,在我市,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幫助讓殘疾人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在第35次全國助殘日活動暨陜西省促進殘疾人就業招聘會上,寶雞第三醫院等10家愛心企業和單位踴躍捐贈,共籌集各類款項及物資價值174萬元;各縣區殘聯接受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2025年“雙千工程”項目輪椅和白內障復明手術捐贈,切實改善殘疾人生活與健康條件;上百家企業參加活動,為殘疾人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
各類專場招聘會為殘疾人“量身定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個文明的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愛不是施舍,而是創造平等參與的機會,讓他們不僅能“擁抱太陽”,更能成為溫暖他人的光源。
殘疾人康復之家提供康復訓練
特殊孩子感受音樂的魅力
無障礙設施暖心無“礙”
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站免費提供服務
(寶雞融媒 趙彬瑞 謝克強 李偉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