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醫學人物周刊】原創,如需轉載請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4261字,閱讀時長約11分鐘。
▲在江陰適園感受江南園林的愜意舒適
“黃田港北水如天,萬里風檣看賈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間魚蟹不論錢?!?/strong>王安石筆下的江陰,道盡千年來這座城市的繁華如織。改革開放以來,江陰人更是以其銳意進取,成為中國縣域鄉鎮經濟的杰出代表。作為“蘇南模式”的發源地之一,江陰由鄉鎮企業起家,一步步成長為“中國制造業第一縣”,去年更是以5126.13億元的國民生產總值,成為全國第二個突破5000億GDP大關的縣級市。
經濟強縣背后,與之相匹配的是醫療水平的高質量發展。江陰市人民醫院作為區域醫療龍頭,以“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縣域標桿示范醫院”為總目標,力爭在醫療領域同樣能擔負好全國縣級城市的標桿引領角色。而如何做好這一點,江陰將助推其經濟騰飛的縣城與鄉鎮協同發展模式,近似地復制到了醫療健康領域。
作者 | 人物君
01
人才鑄就學科高地
江陰市人民醫院是一座有著近130年歷史的百年名院,于2017年成為江蘇省首批縣級“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江蘇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單位,更是連續多年在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名列A等次。
雄厚的經濟底蘊以及地處長三角核心地帶的突出地理優勢,使得江陰市人民醫院在對于優秀人才的吸引和儲備上,同樣如其作為縣域經濟領軍者一樣,在縣級醫院中一騎絕塵。在很多縣級醫院還在為難以吸引本科人才而苦惱時,江陰市人民醫院的人才儲備可以用“溢出型優勢”來形容。在江陰市人民醫院現有的2900多名員工中,光是高級職稱人員就有近千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占比接近1/4,更有59名碩士研究生導師和1名博士研究生導師。近五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發表SCI論文280余篇,其中最高影響因子達41.44分。每一項數據背后,都足以讓眾多縣域同級醫院驚羨。
強有力的人才隊伍支撐以及科研教學實力,使得近些年來,江陰市人民醫院的??平ㄔO大步向前,目前,醫院共有包括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骨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腫瘤內科以及中西醫結合腫瘤科在內的8個省級臨床重點???,另外如普外科、胸外科、醫學影像科等在內的12個無錫市級臨床醫學重點??啤D壳埃幨腥嗣襻t院已有省市級臨床重點專科20個,這一數量已與周邊不少地級市醫院處于同一水準。全院80%左右的臨床科室或病區都已成為省市級臨床重點???,70%以上的業務收入都由這些重點??苿撛?,這也是江陰市人民醫院作為當地醫療樞紐支撐的重要體現。
去年,江陰市人民醫院接診的患者達204萬人次以上,其中出院患者超10.3萬人次,住院手術臺次超7.4萬,四級手術占比更是超過20%。
江陰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劉洋,分管全院醫療業務。15年前畢業時,身為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七年制班班長的他,婉拒了全國頂尖口腔醫院向他伸出橄欖枝,懷著對家鄉的深厚感情、對江陰市人民醫院這個大型綜合性醫院平臺的高度認可,毅然返鄉。如今看來,當初的選擇雖有 “賭” 的成分,但幸運的是,他見證和參與了江陰市人民醫院這十多年來的高速發展。
02
百舸爭流協同并進
劉洋入職江陰市人民醫院后,在歷史機遇和個人選擇的雙重影響下,職業發展從口腔臨床逐步轉向醫院醫政管理領域。2013 年,他調入醫務部,深度參與并見證了醫院十余年的高速發展歷程。豐富的管理實踐,讓他深刻認識到??平ㄔO對醫院發展的關鍵意義。在國家分級診療政策的指引下,隨著醫院專科實力不斷增強,領導層積極探索江陰地區醫療機構協同發展路徑,這一思路既與國家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方向高度契合,也符合江陰市衛生部門構建全域醫療服務體系的規劃需求。
江陰市人民醫院作為江陰市縣域醫共體建設的牽頭醫院之一,以其自身的發展格局很好地擔負起了促進江陰市各級醫療機構協同并進的關鍵角色。
▲江陰市人民醫院副院長 劉洋
2018年,隨著敔山灣新院區的落成并投入使用,江陰市人民醫院形成了“一院兩址”的運行布局。同年12月,在江陰市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和江陰市衛健委的領導下,江陰市人民醫院作為龍頭醫院牽頭成立了江陰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共涵蓋28家醫療機構,以“一、五、十、百”四級診療體系運作,即“1家龍頭醫院”、“3家區域診療中心+2家市屬??漆t院”、“10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96家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同時為12家技術協作單位提供技術幫扶。江陰市縣域醫共體的建設走在全國前列,也是成為國家衛健委在全國開展緊密性醫共體建設的首批試點單位。
江陰市人民醫院作為醫共體集團內部的龍頭醫院,以專家工作室和聯合病房為兩大主要抓手,將上級醫院先進的診療理念及技術傳遞至基層醫療機構中。目前,已在28家醫共體成員單位設置了超100家專家工作室。除了這些固定的專家工作室、聯合病房形式的合作,江陰市人民醫院還會非定期組織一些專家到醫共體各成員單位進行會診等,讓更多患者在二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同樣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療。
03
互利共贏同質發展
“正如我們專家工作室、聯合病房的設置,一定是基層醫共體成員單位主動提出要求,希望我們去幫扶他們的發展,而不是我們為了去布點收治患者?!眲⒀髲娬{,要想實現醫共體的長遠良性發展,一定是建立在多方共贏的基礎上的,而非某一方的單方面付出或索取。
并且,專家工作室和聯合病房不僅是有利于他們對應??频陌l展,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覆蓋區域內居民對他們整個醫療機構診治能力信任度的不斷提升。同時,因為鄉鎮衛生院收治的基本都是以他們周邊的居民為主,這些患者如果在江陰市人民醫院接受完手術等急癥期的治療后,一些內科學的治療就可以回到當地進行。
在這樣的雙向轉診體系中,醫共體內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互利共贏,才是實現大家長期友好協同發展的根本所在,這也正是緊密性醫共體的“緊密”兩字的核心所在,不僅是形式上的緊密,更在于內在驅動力上的緊密協同。
除了技術的指導,更是要建立基于醫共體統一的質量管理體系,需要對醫共體內各成員單位從核心制度到病歷病案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質控管理,以此實現醫療管理與服務質量的同質化。
在同質化的管理體系下,醫共體內部的三級醫院、二級醫院以及一級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好各自角色與功能定位該做的事情,是實現縣域內醫療資源最合理利用的重要基礎。
“能在家門口的鄉鎮衛生院同樣享受到規范標準的治療,這是百姓對于醫療的樸素追求。”
這樣的緊密性醫共體協同發展,更是在江陰市腫瘤防治中心的建設中得到了具像化的體現。 2023年11月,江陰市腫瘤防治中心成立,為江蘇省“千縣工程”腫瘤防治中心首批建設單位,且相比于其他很多縣市主要以縣域內綜合醫院牽頭的模式,江陰市對于腫瘤防治中心的建設進行了提檔管理,由江陰市衛健委牽頭領導,足見江陰對于腫瘤防治中心建設的重視程度。
腫瘤作為重大疾病,涉及從前期防治、中間治療到后期康復的全流程,這其中更是很好的體現了江陰市各級醫院在醫共體框架下,各自找準自己角色定位的緊密協同。其中,江陰市利港醫院是其中典型之一,其作為一家二級醫院,通過江陰市人民醫院腫瘤內科在他們那設置的專家工作室和聯合病房,托舉起了他們約半個腫瘤病區,讓他們可以很好地收治絕大部分惡性腫瘤患者的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內科學治療;再如江陰市第五人民醫院,其本身就具備較強的外科實力,康復科又是他們醫院的治療特色。所以,他們在與醫共體龍頭單位江陰市人民醫院的協作共進中,不僅可以將他們所在的祝塘鎮區域內的患者服務好,其腫瘤康復治療等還可以很好地輻射周邊鄉鎮。
04
效果帶來觀念轉變
去年,恰逢整個無錫地區每三年一度的大規模人群腫瘤標志物篩查,當時整個江陰市的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及65周歲以上的常住居民共約33萬人次,參與了此次篩查,這些人群占到江陰市常住總人口的近1/6。此次篩查,由江陰市兩家醫共體醫療集團龍頭單位——江陰市人民醫院與江陰市中醫院共同牽頭,其中江陰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承擔了其中約14萬人次的篩查工作。
在江陰市的健康大數據平臺,可以清晰看到初篩居民中哪些腫瘤標志物存在異常。然后,由家庭醫生將這些異常結果點對點地通知到對應受檢者,并通知他們到就近的具有精篩能力的醫療機構進行進一步的檢查確認。目前,在江陰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內部,共有8家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是具備初步精篩能力的,他們可以進一步以CT、核磁共振、超聲檢查等手段,對這些腫瘤標志物異常的人群進行進一步的診斷確認。
在此次篩查中,華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篩查出一位老人為高危人群,就近安排其在華士醫院(江陰市第四人民醫院)CT檢查后,發現老人疑為結腸惡性腫瘤,并主動打電話到江陰市人民醫院尋求治療幫助,人民醫院為老人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后實施了結腸癌根治術,最終老人順利治愈出院,特別感激這次篩查給他帶來的及時救治機會。
而在江陰市人民醫院為了便于這些初篩異常人群的進一步精篩檢查,專門開設了腫瘤防治中心門診,并且與醫院常規的腫瘤門診是區分開的,為了是不影響腫瘤科常規門診患者的就診。同時,為了讓這些初篩結果異常的人群能更為主動地到醫院進行下一步的精篩,江陰市人民醫院對于這些患者采取免掛號費、綠色通道預約以及降低檢查費用等形式,喚醒他們的腫瘤防治意識,以更好地實現腫瘤的早診早治。
“我們可以不要求患者一定是到我們醫院治療,但進一步的檢查一定會積極建議他們去做,以明確到底有沒有后續問題,這是對他們的個人健康負責。”
最后,在江陰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參與初篩14萬左右的人群中,進一步參與精篩的共有3726人,其中385人經過精篩后住院治療,最后有174人確診為惡性腫瘤。
這174位患者的及時挽救,完全是腫瘤防治中心體系主動出擊的結果。因為這些老年人群平時本身的主動就診意愿是不強的,只是參加每年相對簡單的例行體檢,如果未發現嚴重的肝腎功能異?;蚴敲黠@的不舒服等,他們一般不會去做進一步的檢查,主動做腫瘤篩查的則更少。
而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篩查所起到的帶動作用以及對居民腫瘤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一組數據可以直觀反映,江陰市人民醫院在2023年開展的前列腺癌根治術只有六十臺左右,但在去年這一數量卻飆升至170多臺,這一下子增加的100多臺即是直接或間接得益于上述篩查活動,其中有50例是篩查中發現的患者,而另外50例則是來源于這些篩查人群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后的帶動效應,而在縣城的熟人社會,這樣的帶動效應尤為典型。
無論是作為領軍龍頭的江陰市人民醫院,還是醫共體內的一、二級醫院,抑或是離基層百姓最近的家庭醫生,他們都在這樣的各司其職、協同并進中,構筑起江陰人民系統化的健康保護屏障。
責編 | 王 嘉
校對 | 楊 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