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文
公務接待的焦慮感不容忽視。
“公務往來”與“私人情面”交織纏繞,“接待能力”與“工作能力”關聯混淆。何況有的人真是不在乎有無接待,有的人卻是嘴上說“不用不用”、心里在乎。
看著上級來的考察考核檢查人員,有的基層干部總會犯難:不接待,怕被指“不講人情”、影響工作;接待,耗費精力不說,還可能觸碰紀律紅線。
據新華日報報道,今年2月起,金湖縣明確縣直部門赴鎮街公務活動實行“零桌餐”,確需就餐的一律在政府食堂自費分餐。改革以來,全縣鎮街公務接待費用同比下降近30%,相關經驗已在淮安全市推廣。
金湖率先在同城公務接待上“破局”,重塑同城公務交往規則:嚴禁同城接待、互相吃請;嚴禁鎮街提供“桌餐”形式工作餐;嚴禁轉嫁接待費用;確需就餐的一律在政府食堂自費分餐,一律執行同工同餐同價標準。
制度實施以來,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受理的違規吃喝問題信訪量同比下降了50%。縣里可來可不來的檢查考核少了一大半。
關于這個“零桌餐”改革,是值得關注的,其對于公務接待的深層次改革來說,應該屬于是步步推進,最終可能就是終結掉公務接待,真正實現“零接待”的目標。
一個小小的“零桌餐”,讓大家回歸到分餐制,實質上就是各吃各飯,至少終結了三個方面:
一是終結了用餐安排,不用糾結安排什么菜、什么標準檔次;二是終結了用餐陪同,不用糾結誰來陪同、怎么陪同;三是終結了面子焦慮,不用糾結接不接待的問題,會不會影響工作?
當下,公務接待都出臺了許多規定。比如不得上高檔菜肴,不得安排煙酒;比如“無公函不得接待”;比如接待的標準、范圍以及陪同人員;再比如有的地方還規定縣級及以下一般不得安排公務接待,實質上已經是“零接待”了。等等。
可是,對于基層來說,依然存在著接待焦慮。
為什么?因為公務接待仍然留有一些特殊情形。一是公務接待沒有完全取消,有些情形仍然可以公務接待。
二是即使是簡單的工作餐,還是可以要接待單位安排。安排就有陪同,陪同就有焦慮。安排就有變通,變通就可能消解規定。
既然是簡單的工作餐,究竟是分餐制,還是桌餐制?分餐制簡單,桌餐制就繁瑣。
所以,不要小看這個“零桌餐”的改革,實質上就是在向“零接待”邁進,而且也將公務往來變得更加清爽。
由此我們得到啟發,公務接待可以更加簡單,除了明確規定哪些情形可以實行公務接待之外,其它包括工作餐的情形,都可以參考“零桌餐”的做法,逐步讓公務接待和干部吃飯,變得簡單易行。
其實,就是公職人員出差的吃飯問題,可以自行解決,最終就是把握兩點:
一是取消接待單位的安排和陪同。既然是工作餐,要么是自費到食堂用餐,要么是自費到外面餐館吃飯。各個機關單位食堂已然規范,物美價廉;大大小小餐館豐富,想吃啥有啥。線上線下都可以解決,根本不需要他人安排。
二是落實好差旅補助政策。公職人員出差,按要求給予交通費、伙食費、住宿費補助。至于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在哪里吃,均由出差人員自行解決,不必強求是不是刷卡、進食堂,反正嚴格按標準報銷補助即可。
最好的就是,大家慢慢地形成了習慣。需不需要出差,出差了怎么吃,自己就會有安排,不會想著要下面安排,下面也不用擔心要不要安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