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樂頤生境花園發現了新物種‘虎斑地鶇’,是通過遠紅外攝像機首次發現的!”長寧區新涇鎮綠八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劉觀錫,全程參與了上海首座社區生境花園“樂頤生境花園”以及全國首家以“生境”為主題的博物館“上海生境博物館”的建設及運營,對花園和博物館的“一草一木一生靈”如數家珍。
“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上海生境博物館在迎來一周歲生日,同時獲得了上海農商銀行的冠名。伊頓中國、長寧區河道所還為生境花園分別捐贈了梅花以及茭白、菱角等植物。一天之內,生境花園增添3個新物種,這讓劉觀錫頗為興奮,更感慨生境花園、生境博物館的建設需要全社會協力、共同托舉,方能讓生態文明建設真正落到實處、惠及群眾。
每新增一個物種都是驚喜
上海生境博物館位于新涇鎮綠八居民區,總面積600平米,落成一年來,擁有各類動植物標本1200余件,活體展示物種近百種。館內集聚了長寧已建成的24座生境花園的生態理念、物種覆蓋、科普教育、自然體驗等要素。
2021年建成的樂頤生境花園占地面積700余平方米,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設置了四季花園、生境驛站、蝶戀花溪、療愈花園、自然保育區等五大板塊,擁有日觀天象、巖石花園、心靈索橋、鳶尾池塘等“生境十八趣”,建成當年即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 100+全球典型案例”名單。
“建園之初,這里的鳥類僅14種,現在增加至37種,植物則從86種增加至132種,這是社區居民、志愿者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劉觀錫說。
5月22日當天,長寧區發布了“南漁浦‘鄉土作物’計劃”。這一創新性的水生態提升工程由長寧區河道所牽頭,實施場地毗鄰樂頤生境花園。通過在“上海最美河道”南漁浦親水平臺旁增加爆氧設施、設置“生態浮島”,種植上海的鄉土類經濟作物茭白和菱角,從而達到優化周邊河道生態環境、增加本土物種多樣性的目標,也為河道增添一道獨特的“生態柵欄”。
眼下,已成為長寧區生態文明實踐基地的生境博物館和樂頤生境花園,還肩負著推動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使命。
長寧區生態環境局在此策劃了“小鳥歸巢”項目,由鳥類專家和志愿者在樂頤生境花園為本土鳥類選址,并懸掛鳥巢、定期觀察設施,為鳥兒們營造溫暖的港灣。新涇鎮則依托綠意葳蕤、瓜果飄香的綠八社區空中花園,啟動“社區融合園藝康復基地”建設,將綠八社區的園藝特色與華師大附屬精衛中心的心理療愈相融合,為社區居民提供一處可親近自然、放松身心、調節心理健康的平臺。通過“生境+健康”實現醫社聯動,在都市百草園、田園風光中,打造社區居民的心靈港灣。
智力補給與資金支持并舉
過去一年中,上海生境博物館迎來全國24個省市區超過3000人次的參訪者,自發前來參觀、了解上海物種多樣性的市民游客更是數不勝數。這讓生境博物館成為播種生態理念、宣傳環境保護的生動實踐點,也成為集生態科普、自然體驗和校外教育于一身的“社區中的博物館”。
5月22日當天,兩場研學活動同步展開。在生境博物館舉辦的《生境課堂》由“城市荒野”主理人郭陶然主講,來自長寧區生態環境局、同濟大學的代表以及社區志愿者們共聚一堂,共同探討鄉土植物在現代都市中的價值與回歸之路。
在樂頤生境花園的“生境山房”,上海自然博物館特邀主講人邱靖開展了一堂“生境花園 2025 生態手作工坊”。社區居民和自然愛好者在植被環繞的氛圍中,體驗了一把自己動手制作植物標本的樂趣。
據悉,“十四五”期間,長寧區規劃建設30座生境花園,目前新涇鎮已建成5座社區生境花園,積累了豐富的運維經驗。為此,新涇鎮最新編制了《社區生境花園建設管理指南》,旨在為社區生境花園的建設提供科學指導與規范。
上海自然博物館則為新涇鎮創建“生境社區”、提升生境博物館運維水平帶來了智力支持——一本名為“生境博物館研學單”的拉頁小冊子,用生動的圖片和互動考題,將參觀者需要了解的物種多樣性知識悉數羅列,并劃分為“上海昆蟲”“上海湖泊濕地”“上海植物”“上海獸類”“上海鳥類”“入侵生物”等板塊,讓各年齡段的觀眾都能在寓教于樂中,感知上海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所做出的努力。
作為上海首家承諾遵守“聯合國負責任銀行原則 (PRB)”的商業銀行,上海農商行長寧支行此次向新涇社區基金會捐贈了10萬元公益資金,用于支持新涇鎮“生境社區”項目建設,為生態友好城市建設及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眼下,上海生境博物館已成為全市三大“生物多樣性體驗中心”之一,另外兩家分別為上海植物園及華涇公園。
記者采訪中,前來生境博物館參觀的觀眾對“上海水生動植物生態缸”展區尤為感興趣。劉觀錫說,這也是一年來博物館人氣最旺的展區。好消息是,在九段沙生態氣候保護基金會與長寧區新涇社區基金會的支持下,這里即將新增“上海本土爬行動物生態缸”和“上海本土兩棲動物生態缸”兩個新展區,預計暑期就能與市民游客見面。新涇鎮也將繼續整合多方力量,在生境博物館呈現萬物同興的美好景象。
原標題:《開在上海小區里的全國首家生境博物館一歲了,有了新冠名,更有新展品……》
欄目主編:周楠 題圖來源:新涇鎮供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舒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