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一柱第2816期 延退專題】
新退休辦法,實行彈性退休制,職工退休有了多種選擇,可以提前退、可以正點退,這種兩退休是“我的退休我做主”,第三種方式延遲退,則需要單位協商一致,雙方都愿意就可延退。
與之相適應,新養老金計算發放辦法,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晚退多得”,退休越晚,養老金越高。
但是,有網友對此也有不同意見,說“晚退休一年,要多交一萬多元,少領一年的退休金,而退休金也就多一百元左右。根本不劃算。”
果真是這樣嗎?空說不行,實例為證。
東部省份副高(七級)女教師,1970年8月出生、1990年7月參加工作,現月繳保費800元,職業年金400元,兩項合計月繳1200元,年繳1.2萬元。確實像網友說的那樣,每年要多繳一萬元。
若是55+申請退,即55歲2個月、2025年10月退休,待遇可到9000元;
若是5年后到60周歲提前退休,即2030年8月提前退,待遇預計可達到10600元;
若是60+正點退休,即61歲5個月、2032年1月退休,待遇預計至少達11500元。
55+和60+退休,二者待遇差2500元,每晚退休一年,平均月增380余元,一年是4560元,與每年所繳的1.2萬元相比,真的有點“虧”啊!
但是,這位網友可能忘了,晚退一年,你還領著在崗的錢呢——4月4日文章(
)中,筆者算過這筆賬,在崗和退休相比,每月至少多領4000元,每年是4.8萬元,就算每年“上繳”1.2萬,自己手中還能“余”3.6萬;如果是農村教師,再加上鄉鎮補貼2000元,那就是6千元,每年就是7.2萬元,每年就能“余”6萬元。
在崗每年多3.6萬,晚退一年就能多領4500余元,單從錢上來說,晚退是“雙贏”,怎么“吃虧”了呢?
當然,筆者前面也多次說過,人生不僅要有錢,還要有健康、生活和快樂,如果身心狀況、家庭條件不許可,錢再多,也是當退則退,毫不猶豫。
所以,在退休問題,是早退好,還是晚退劃算,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情況不同,選擇不同,沒有最好,唯有適合。“我的退休我做主”,個人根據自己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退休方式,無須聽他人閑言碎語,徒增焦慮。
反過來也一樣,你也不能以自己選擇為標準,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最好的,想著去說服所有人都跟你一樣,仿佛天下唯有自己最聰明,他人都是“傻瓜”:選擇晚退的,嘲笑他人“放著錢不賺,有點傻”;選擇早退的,嘲笑他人“只認錢,不懂生活”,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自覺自己“高明”、想著去“同化”他人的人,其實是自信心不足,是對自己選擇心有不甘的“酸葡萄心理”作祟,是在自尋煩惱……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