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5月22日電 題:六十余名新西蘭友城代表聚成都:友城合作帶來更多雙贏!
新華社記者袁秋岳
在大熊貓基地里看憨態可掬的“頂流”團子,在成都規劃館沉浸式了解公園城市,在“東郊記憶”感受工業遺產和現代藝術……
5月19日至21日,第三屆中國—新西蘭市長論壇暨中新友城交流節在成都舉行。來自新西蘭馬爾伯勒、哈密爾頓、奧克蘭等10個地方的60余名來自政府、商界、學界等領域的城市代表齊聚成都,和我國來自北京、廣東、四川等8個省份的城市代表,圍繞經貿、教育、人文、城市治理、科技創新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探索更多的合作共贏。
坐落在鹿溪河畔的天府新區第一再生水廠,是成都市首座下沉式再生水廠。國外代表們穿過一個開放式景觀活水公園,來到展示大廳。馬爾伯勒女子中學校長瑪麗-珍妮·林奇看著沙盤認真聆聽介紹,得知這座每天處理10萬噸污水的地下工廠僅用18個月建成,她感嘆道:“真快!”
新西蘭全球城市協會主席、北帕默斯頓市市長格蘭特·史密斯等代表現場詢問起了該項目落地價格,表現出濃厚的合作意向。
在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的展臺,新西蘭中國友好協會會員西蒙娜·雷瓦·皮爾森饒有興致地試戴起了一款同傳翻譯眼鏡。她和工作人員一人說著英文,一人說著中文,暢快地聊起了天。“這是一次難忘的參訪,我不僅體驗了前沿科技,更感受到兩國人民對深化合作的熱切期盼。”西蒙娜說。
教育是中新兩國友好城市的重要合作領域。成都多所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與新西蘭學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在創意設計等領域聯合培養出一批國際化復合型人才,有超過800名來自成都的留學生在位于友好城市哈密爾頓的懷卡托大學就讀。
西蒙娜說,此次行程中讓她印象深刻的,還有以成都市與哈密爾頓市締結友好城市關系為契機落地的合作項目——四川天府新區麓湖小學。她驚嘆于中國小學多元的教學方式和孩子們流利的英語水平。
哈密爾頓市議員尤恩·威爾遜也表示,過去10年,很多中國學生到新西蘭留學,中國也是新西蘭非常重要的游客來源國。奧克蘭市獨立毛利法定委員會主席戴維·泰帕利說,希望年輕人可以利用學習交流的機會建立持續的友誼。
如今,來自哈密爾頓的青年在成都參與合唱演出、馬拉松比賽,哈密爾頓茶園生產的有機茶進入成都超市,綿羊奶也瞄準了四川市場。
“我們和成都的關系是一個典范,友城之間可以帶來更多的務實合作和雙贏。”尤恩說。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楊萬明在論壇致辭中表示,過去10年,是中新關系蹄疾步穩、持續發展的10年。地方合作是中新關系發展的重要支撐,而友好城市恰恰是中新地方交流合作的橋梁紐帶。
“中新市長論壇從首屆到現在已有10年,此次相聚是各方努力下的重要重聚。”格蘭特表示,廣州與奧克蘭、成都與哈密爾頓、寧夏與馬爾伯勒……雙方友好城市的情誼愈發深厚,教育、文旅、經貿合作枝繁葉茂。
此次中國之行,是馬爾伯勒大區戰略規劃負責人尼爾·亨利第5次踏上中國土地。到成都前,他首先前往了他最熟悉的中國城市寧夏銀川。他感慨說,9年前初次到訪寧夏時,實地了解了寧夏的葡萄酒。如今,寧夏已是擁有現代化產業集群的葡萄酒重要產地。他說,馬爾伯勒正計劃與寧夏探索內陸水產養殖,把太平洋的海風“吹”進中國西北湖泊。
夜幕降臨,來自兩國多地的友好城市代表意猶未盡,繼續暢談著各自領域所期許的未來,相聚成都攜手“都成”。(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