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甘露在工作中。
受訪者供圖
在加拿大多倫多,90后華人中醫甘露用十年光陰,從針灸學徒成長為執業醫師,創辦了中醫館“甘露健康中心”。憑借良好療效,她在當地樹立口碑,為中醫在海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
賡續醫脈
甘露生于廣西南寧,她的中醫之路,始于家族傳承。她的爺爺是當地頗有名望的中醫,曾用銀針與草藥治愈眾多患者。在耳濡目染下,傳承中醫的使命在她心中悄然生根。
為了能夠進入大學學習中醫專業知識,高中時,甘露棄文從理,常常廢寢忘食地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她以優異成績考入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專業。
初入大學時,面對浩如煙海的中醫典籍和晦澀難懂的醫學術語,甘露只是按部就班地學習,卻未領悟醫道真髓。隨著在知識海洋中深耕細耘、在臨床實習中不斷磨礪,她對中醫的理解才日漸深厚。
在實習期間,甘露師從天津名醫王季良。“王老師醫術精湛,每天都面臨著超負荷的診治壓力。”甘露說。彼時,古稀之年的王季良雖已功成名就,卻仍然保持著每晚研讀醫書的習慣,用行動詮釋著“醫者既要照亮患者,也需自燃不息”的道理。“從老師身上,我看到了一名醫者的求知精神,為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甘露說。
大醫精誠。學無止境,潛心鉆研,是成為一名優秀中醫的必經之路。于是,抱著“學海無涯苦作舟”的信念,當同學們沉浸在輕松愉快的校園氛圍時,甘露埋首于圖書館,研讀《黃帝內經》等經典醫書,不斷夯實專業知識。
就這樣,從本科到碩士,她歷經八年寒窗,用汗水與堅持鑄就了扎實的中醫根基。
多年后,甘露帶著對學問的不懈追求踏入加拿大多倫多中醫界,卻發現國內所學針灸技法“水土不服”——當地患者難以承受較重手法。一次講座上,她結識了畢業于同一母校、經驗豐富的知名中醫教授劉偉。隨后,甘露拜師劉偉,跟著老師到世界各地學習,在臨床實踐中拓寬視野。
如今,在多倫多中醫界嶄露頭角的她,依舊保持著對知識的熱忱,積極投身于各類學術講座與交流活動,不斷精進醫術。
投身實踐
2016年,研究生畢業后,甘露隨男友移居加拿大多倫多,順利考取了當地的針灸執照。彼時,中醫在當地尚屬新興行業。作為行業新人,甘露還面臨著雙重困境:患者資源匱乏,加之年輕的面容難以贏得患者的信任。她回憶道:“同期國內的同學已在事業上初露鋒芒,而我卻深陷焦慮與迷茫之中。”
面對挑戰,她并未退縮,而是從推拿工作入手,在老牌中醫館里積累經驗。專職推拿能夠獲得可觀的報酬,前輩們也紛紛建議她考取注冊按摩師資質。然而,她心中有著更為長遠的規劃:若將精力過多投入于此,恐怕會影響對針灸技藝的深入鉆研。因此,她毅然拒絕短期利益的誘惑,堅定地走在中醫治療師的道路上。
為尋求突破,甘露轉入以治療為主的診所,以中醫治療師的身份執業。在那段日子里,她一邊跟隨老師劉偉積累針灸臨床經驗,一邊奔波于醫館與租用的辦公室之間,白天為患者診治病情,晚上又繼續接診。
2021年,甘露終于迎來了職業生涯的轉折點。在與友人合作創立醫館失敗后,她決定獨立運營。于是,“甘露健康中心”應運而生,專注于針灸、刮痧、拔罐、中藥以及按摩推拿等治療項目,為患者解決痛癥、抑郁、失眠焦慮以及消化道疾病等各類疑難雜癥。
這家由年輕人經營的中醫館充滿了活力,從接診預約到病例信息管理,均實現數字化運營。甘露介紹:“由于體量輕,我們與患者的關系也十分緊密。”
年輕也意味著面臨老牌競爭對手的挑戰。醫館坐落于華裔聚居的馬克漢姆鎮,置身于一個中醫行業激烈競爭的環境之中,要想贏得患者的認可,絕非易事。“我們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實實在在的療效。”甘露堅定地說道。
“一名患者在針灸后覺得效果很好,帶著全家五口人來就診。患者的認可給了我很大信心。”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名醫學生患者,“當他的女友極力推薦時,這位未來的西醫從業者滿臉懷疑。我用西醫視角解讀針灸原理,輔以立竿見影的止痛效果,他徹底被中醫的療效折服,也對中醫有了全新的認識。”
目前,醫館的日接診量穩定在20人次。“這雖然與國內同行相比仍有差距,但在海外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了。”甘露欣慰地表示。
砥礪前行
診室墻上的多語種注意事項提示著醫館的多元文化特征。在患者群體中,華人居多,其他族裔的面孔也并不鮮見。
甘露發現,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對針灸治療的反應存在差異:俄羅斯患者對強刺激的接受度較高,因此要在針灸治療時適當增加刺激強度;日裔患者對針灸強度較為敏感,需控制力度;西方人雖然痛閾較低,但由于其高蛋白飲食的體質特點,針灸治療往往能夠更快見效。
面對患者,甘露依其文化背景調整溝通方式。“比如,西方患者重視知情同意,我便會詳細解釋治療方案,待其充分理解后再做決策。”她介紹道。
在多倫多,中醫并非主流之選。“很多患者是在嘗試物理治療無果后,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的。”甘露說。曾有一名患者用西醫治療3年腰痛未愈,卻在醫館首次治療后得到緩解。保險額度用完后,他依然堅持自費治療。
部分外國患者對針灸感到懼怕,但看到實效后,恐懼自然也就消散了。
“一個怕疼的當地女士聽說扎針能美容,便欣然接受了。治療時,我順勢幫她調理全身,當她發現色斑消退源自脾胃調理,便理解了中醫的‘整體觀’。”甘露說。
為推動醫館發展,甘露傾心培養實習生,將專業知識和診治經驗傾囊相授。她說:“我和學生每周都會研討典型病例,這種實戰訓練比學校課程更具實效性。”
甘露還開通了社交媒體賬號,科普養生知識,分享醫館日常,吸引了眾多粉絲關注。談及未來,她表示:“我正在探索屬于年輕中醫師的生存之道,希望既能保持專業深度,又能緊跟時代步伐。”(楊寧 江悅)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5月23日第06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