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海合作組織之后,中國將迎來第二個國際組織的落地。
5月20日,中國外交部正式對外宣布,十天之后(5月30日),中國香港將會舉行《關于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的簽署儀式,王毅外長將出席現場。
屆時,來自全球大陸的近60個國家和包括聯合國在內的約20個國際組織也將出席。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一片熱烈討論,核心關注點有兩個,第一,幾十年來國際社會建立的組織那么多,為什么仍然需要成立國際調解院?
第二,為什么國際調解院的駐地會選擇香港而不是其他地區?
現有國際組織無法滿足需求
從二戰之后,新的國際秩序就迅速被建立起來,七十多年來,國際組織已經幾近完善,近年新增的國際組織屈指可數。
然而,中國、印尼、巴基斯坦、柬埔寨、白俄羅斯、阿爾及利亞等等近20個國家還是于近年達成協議,支持建立國際調解院。
一方面,是當今社會正逢變局,世界從單極化到多極化發展,變化令全球經濟增長緩慢、單邊主義上升,沖突矛盾增多,現有國際組織對于此類爭端的處理手段十分有限。
在國際調解院誕生之前,如果國際上發生矛盾,尋求的主要手段是訴訟、仲裁,也就是國際法院。
然而,為了能夠占優,西方國家多年來制定了強制性的規則來控制國際司法機構,以此在國際社會大行霸權主義和長臂管轄。
國際法院
這種建立在霸權之上的法制逐漸讓多國失望,人們可以預見,如果任由西方國家這么發展下去,那國際司法機構很有可能會在未來變成傀儡機構,不僅不能調解矛盾,甚至還會激化矛盾。
世貿組織的存在感目前就被嚴重弱化,因為世貿組織仲裁機構做出的決定,不一定會被有效執行,尤其當事國是西方國家的時候,只要他們不愿意執行,世貿和國際社會也無能為力。
另一方面,在國際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少國家依賴于訴訟仲裁解決問題,導致國際法院目前已經處于“不堪重負”的狀態。
國際刑事法院
在案件堆積下,訴訟很難被高效解決,長此以往就拉高了訴訟成本,于是,不少國家都選擇使用替代手段去高效解決問題,其中就包括調解。
調解是解決糾紛的重要方式之一,當雙方不能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時候,第三方的介入就顯得尤為重要,它能夠讓雙方在公平的基礎上達成妥協,同時保留雙方對爭端處理的控制權。
它不干涉內政,能夠更加和平地解決問題。從近代開始,國際社會就使用調解的方式解決了諸多問題。
1825年,在英國的主導下,葡萄牙與巴西簽訂了《里約熱內盧條約》,雙方結束爭端;
1938年,在多個國家的共同調節下,玻利維亞和巴拉圭解決了兩國國界線問題;
1960年,在世界銀行的主導下,印度與巴基斯坦解決印度河問題……
這些例子都可以證明,調解是必要的,用調解的方式解決爭端效率更高,更和平,更能從根源出發。
所以出于公平和高效考慮,建立國際調解院是必要的。調解院的成立,也就意味著地區沖突的解決有了一個正式的渠道,一個中立的組織,對促進國際和平的意義十分重大。
那么,為什么選擇中國香港呢?要知道,世界上超過九成的世界組織總部都建立在西方國家境內,中立的就是瑞士、奧地利、瑞典等幾個國家,位于中國的國際組織也就上合一個而已。
為什么是中國香港
事實上,這主要基于兩點。第一,是中國在近年國際爭端中的調解備受認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值較高;第二則是香港的獨特優勢。
為什么說國際社會對于中國的期待值高呢?因為在局勢緊張的現在,中國作為世界大國之一,立場明確,責任感強,影響力足夠,沒有比中國更適合的國家了。
香港
就比如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中國一直在呼吁雙方保持克制,用對話談判的方式解決分歧。2023年3月,我國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溝通交流,氛圍良好;次月,我國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溝通交流,外交斡旋希望能夠降低緊張局勢,充分彰顯大國擔當。
2023年3月,在我國的主導下,沙特和伊朗斷交7年后達成和解,雙方恢復了外交關系,調解成功。
在此之前,阿富汗、緬甸、蘇丹等地區沖突中,我國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成績都是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一些非洲國家就明確表示,中國是理想的調解方,他們對西方不太有信心。
這也呼應了前面所說的國際機構更偏向西方,畢竟長期以來,國際刑事法院經常被稱作“非洲法院”,公平裁決成為了奢望,沒有人比他們更能感受到惡意了。
毫無疑問,當國際調解院出現在中國后,中國無疑會站在中立立場上,不受西方國家壓迫,真正實現公平。
國際調解院總部,改建舊灣仔警署工程
那另外一個就是香港得天獨厚的優勢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本就是國際化的大都市,交通方便、影響力廣泛,東西方文化在這里交融,它特有的法律制度和區位優勢都為設立國際性組織提供了條件。
東方的包容可以化解矛盾,西方的習慣可以處理爭端,所以將國際調解院落地到中國香港,是多個成員國共同的選擇。
當然,國際調解院的落地也對我國有著重要影響。這意味著我國的國際地位有了質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中國的和平理念,也愿意信任中國,這讓我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當國際調解院建成之后,它將是世界上首個以調解作為主體的國際法律組織,這里將以更加開放包容、公平普惠的方式和平解決爭端,“東方規制”會與西方霸權形成鮮明對比。
近60國的肯定已經給出答案:世界想要和平,和平之下不是征服,而是公平和包容。
環球時報:“近60國和20個國際組織將出席簽署儀式”,中方表態
新時代中國外交思想庫:國際調解院: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中國方案
中評網:社評:設國際調解院 中國解決國際爭端舉措
國際合作中心:發起建立國際調解院:背景、基礎及進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