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合陽縣武帝路幼兒園隆重舉行。非遺文化傳承人與該校師生攜手,共同開啟了一場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化盛宴,為校園注入了濃厚的非遺活力。
活動伊始,合陽縣劇團的演員們為師生帶來了木偶戲《鬧春》《賣雜貨》《天竺少女》和秦腔《十二把鐮刀》《屠夫狀元》等節目。隨著鑼鼓聲響起,木偶在演員們手中靈動起舞,精湛的技藝讓在場師生驚嘆連連。兩位秦腔演員華麗的戲服、高亢激昂的唱腔、剛勁有力的身段動作,同樣深深吸引了現場師生。
演出間隙,演員們與學生展開互動教學。他們耐心地講解了提線木偶戲自漢唐起源的歷史脈絡,講述了不同地域木偶的造型特色與表演風格,兩名秦腔演員為小朋友們示范了“四功五法”—唱、念、坐、打,以及手、眼、身、法、步的基本功。他們特別強調,戲曲不僅是娛樂,更承載著道德教育與文化記憶,如《忠孝賢》傳遞忠孝精神,《廚祖伊尹》里隱藏著心懷天下的大智慧。
接著,學生們更是零距離感受到木偶的操控奧秘,在傳承人指導下,同學們嘗試提線操作,體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精妙,笑聲與掌聲交織成歡樂的海洋。
通過“非遺進校園”,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文化自信與傳承意識。參與活動的學生反響熱烈。小朋友激動地說:“原來戲曲不是‘老古董’,它充滿趣味和挑戰!”
本次活動不僅為校園文化添彩,更播下了文化傳承的種子,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的校園土壤中生根發芽。
曹美娜 王紅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