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至20日,在2025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恩施州圍繞“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的主題,精心策劃并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活動。
5月19日晚,活動在恩施州文化廣場拉開帷幕。恩施州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范宏濤發表致辭,向參會領導、嘉賓和現場觀眾表達了歡迎與感謝;介紹了恩施州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強調了恩施州作為湖北省重要生態屏障的功能定位,呼吁大家攜手守護恩施生態之美,留住萬物生機。引發在場人員的強烈共鳴。
恩施州圖書館館長、州文聯副主席、州作家協會主席董祖斌,以生動的講述帶領大家走進水杉的悠久歷史,分享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顯著成效,讓觀眾深刻領略到水杉這一古老物種的獨特魅力與保護價值。湖北星斗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職工代表帶來的詩朗誦《故鄉的水杉樹》(節選),用飽含深情的聲音,抒發了對故鄉水杉樹的贊美與熱愛,為現場營造出濃厚的生態文化氛圍。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諸多互動環節,拼圖競賽邀請觀眾參與水杉王、禿杉、黃臀鵯的拼圖,在寓教于樂中普及生物知識;州直林業系統職工代表表演的情景劇《只此青綠》,以藝術化的表達展現了生態保護工作者的堅守與奉獻;動植物鑒賞環節,通過LED顯示屏展示20種珍稀野生動植物圖片,組織觀眾有獎鑒賞,極大地調動了廣場上群眾的參與熱情,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
最后,恩施州生態環境局恩施市分局職工代表宣讀《生物多樣性保護倡議書》,號召全體市民積極行動起來,共同投身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隨后,出席活動的領導及特邀嘉賓上臺,共同啟動2025年恩施州“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活動。
5月20日上午,活動持續發力,100余名嘉賓走進恩施大峽谷-騰龍洞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開啟了一場聚焦地質文化和生態保護的沉浸式體驗之旅。隨后,活動邀請到湖北民族大學林學園藝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姚蘭教授進行專業授課。姚教授從水杉的歷史脈絡與原生種群現狀切入,帶我們領略了水杉的傳奇身世,深入分析其原生境特征與空間分布規律,讓我們清晰認識到這一珍稀物種的獨特生態地位。
2025年恩施州“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通過多元形式向公眾傳遞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理念,還借助專業知識的分享為生態保護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未來,恩施州將持續深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以實際行動守護這片土地的生態之美,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不懈努力。
此次活動由恩施州生態環境局與恩施州林業局聯合主辦,湖北星斗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承辦。全州各縣市生態環境系統及林業系統均有代表參加活動,湖北木林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湖北巴東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湖北恩施騰龍洞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局、咸豐縣唐崖河風景名勝區管理中心、湖北咸豐忠建河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也受邀參加活動。
來源:恩施州生態環境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