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停著一只一只什么鳥,呼呼呼讓我覺得心在跳。"品賞2025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中的3克心形金質"永結同心"紀念幣時,耳畔回蕩起這首熟悉的舊日旋律——林依倫演唱的《愛情鳥》。
在這枚金幣的背面,兩只含情脈脈的鳥兒,嗅著花香,似在對望,又似在密語。這又是什么鳥兒呢?有鳳凰、比翼鳥的影子,又有喜鵲、鴛鴦的身姿。原來,設計師匠心獨運,匯集多種寓意愛情的中國吉祥鳥的形態,融合成這對獨一無二的"金幣神鳥",令人浮想聯翩。
從仰韶文化中的彩陶裝飾,到大汶口文化中以"鳥"為圖騰的氏族或部落,再到《詩經-商頌-玄鳥》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創始神話,都出現過許多具有吉祥寓意、象征美好愛情與婚姻的鳥的形象。
比如,鴛鴦?!对娊?小雅》云:"鴛鴦于飛,畢之羅之。"雄為"鴛",雌為"鴦"。雌雄偶居不離,自古被喻為夫婦。"初唐四杰"之一的盧照鄰在《長安古意》中有"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之句,據說自此,鴛鴦成為愛情"吉祥物"。
比如,比翼鳥。《山海經》記載,在崇吾之山,有神鳥,形狀如鳧,有一個翅和一只眼睛,相互在一起才能飛。白居易《長恨歌》中有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比翼雙飛"也是人們至高的人生追求。在上古時代,比翼鳥還是祥瑞的象征。據晉代《博物志》記載,比翼鳥出現的時刻就是良日吉辰,若乘坐比翼鳥還可增壽千年。
比如,鳳凰?!稌x書》記載,雄為鳳,雌為凰。鳳凰是百鳥之王,具有浴火重生的能力。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鳳求凰》中的名句——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把作為"愛情鳥"的鳳凰形象,推向高峰。其中演繹的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流傳至今。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愿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乘著"金幣神鳥"的翅膀,古往今來,一句句膾炙人口的佳句,一段段傳承千年的愛情故事,一一涌上心頭。
顯而易見,和流行歌曲《愛情鳥》的直白表達以及哀怨失落的情緒不同,這枚金幣的背面圖案,是中國傳統繪畫的經典表達,選取有意味意象,營造和美意境,充滿詩情畫意。"金幣神鳥"四周隨心形環繞著吉祥花卉,百合朵朵綻放,一派祥和氣象,溫馨而浪漫。
百合寓意豐富。無論在東方文化還是在西方文化中,都寄托著美好情感。它象征著純潔、純粹、永恒,代表著高尚情感;它傳遞著美好祝福,無論是婚禮還是慶典,都頗受歡迎。尤其是在中國文化里,因諧音"百"(眾多)、"合"(和諧),被視為家庭美滿、百年好合的象征。
幣面上的百合圍成"心形",環抱著"金幣神鳥",頗有意趣。沿幣面外框開放的十支百合,有"十全十美"之意;"心底"部(50元面值上方)的兩朵百合花蒂"寫意"成兩顆心,可謂心心相印。幣面中心的那支百合,堪稱"神來之筆"。它是對稱構圖的中心,從此分割,嚴謹整飭,盡顯中國畫的對稱美;兩邊宛如"照鏡子"般統一,又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尤為值得關注的是,一個枝上"兩朵花",兩種迥然不同的風格。上面白色百合是寫實風格,花朵怒放,花瓣飛舞;下面那朵吉祥花,和"金幣神鳥"一樣,采用工筆重彩的裝飾手法,但見其神,寧靜莊重。一動一靜,一素淡、一艷麗形成鮮明對比,增加了審美層次。
為突出兩種構圖風格的不同特色,采用了不同造幣工藝。不僅層次井然,質樸典雅,而且有不同視覺體驗,令人耳目一新。
"金幣神鳥"在浮雕基礎上采用彩噴工藝,精致立體,靈動多姿。尤其是羽毛和眼睛,生動傳神,活靈活現。吉祥花采用光變鱗彩技術,又融入彩噴技術,巧妙勾勒,富于變化。百合花做激光灰度處理,體現前后層次和虛實關系,頗有節奏感和辨識度。十四朵花以及相連的綠葉、藤蔓共性中有個性,和諧統一,寓意"一生一世"。一個個小細節,都傳達出對美好愛情的贊美和祝福,可謂獨具匠心。
我們不知道,寓意愛情的中國吉祥鳥到底是不是都真實存在過,但我們知道,在人世間,美好的愛情婚姻彌足珍貴,可遇而不可求;這些奇鳥寄托著愛情和婚姻的精神家園,翩然而至的"金幣神鳥",則自有"堅不可摧"的特質,帶給我們最美好的祝福:有情人終成眷屬,心靈契合,相偎相依,地久天長!
聲明:本文轉載自"中國金幣網"官網,編譯:孟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