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東方白鸛,我們濕地有13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3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呢!"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河南淮濱淮南濕地自然保護區,身著檢察制服的"生態講師"正向身邊的孩子進行科普教學活動解釋。
這場由淮濱縣檢察院與濕地辦聯合打造的科普課堂,把教室搬進了蘆葦蕩。活動現場,檢察干警化身“生態講師”,在濕地辦工作人員配合下,與20名學生通過趣味講解、實地觀測、互動問答等形式,深入認識濕地生態系統。孩子們時而圍在檢察干警周圍,通過無人機監控湖中的鳥兒棲息;時而駐足展板前,驚嘆于13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的珍貴影像;時而跟隨護鳥人員,在高清攝像頭監控屏前觀察候鳥棲息動態。
“我今天見到了好多以前沒有見到的鳥類和植物,太有意思啦,原來濕地里藏著這么多的奧秘。”期思鎮中心校四年級學生李夢馨說。
本次活動不僅設置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價值等理論課程,更結合實地體驗深化認知。工作人員展示的科普展板上,淮濱濕地近年來的保護成果一目了然:通過“退耕還濕、植樹造林”修復工程,濕地植被覆蓋率顯著提升;依托“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聯合巡查已制止多起非法捕撈、破壞棲息地行為;借助高清監測設備,實時掌握271種鳥類的遷徙繁衍動態,其中包括白肩雕、東方白鸛等13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通過這次舉辦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讓他們走近自然,走近淮南濕地來認識生態,保護野生動物,提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認識。這次科普教育活動,也讓青少年學到了知識與快樂,讓他們真正成為保護生態的“小衛士”。”淮濱縣淮南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事務中心主任李玲講道。
據了解,淮濱縣檢察院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公益訴訟重點領域,與濕地辦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除定期聯合巡查外,雙方還在世界環境日等節點開展普法宣傳,通過案例講解、發放手冊等方式,提升群眾法律意識。
“作為檢察工作人員,生物多樣性保護是我們檢察院公益訴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后,我們將繼續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與我們縣林業局、濕地辦等相關職能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建立線索共享機制,為保護淮濱淮南濕地貢獻我們‘檢察力量’。”淮濱縣人民檢察院干警王宇翔說。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