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張亮 通訊員 李梅 陶興莉
“以前放假,除了寫作業就是守著電視機發呆,現在我都跟著老師學打腰鼓!”5月21日,提起學校的少年宮課程,息縣孫廟鄉中心學校的小雨眼里閃著光,“我們腰鼓表演團隊還去縣里文藝匯演,臺下掌聲可響亮了!”在息縣,和小雨一樣通過鄉村學校少年宮特色社團找到興趣舞臺,并登上縣級文藝舞臺匯演,全縣已開展超60場,惠及2000余名鄉村學生。
近年來,息縣把鄉村學校少年宮當作孩子們成長的“第二課堂”,從資源整合到課程創新下足功夫,讓鄉村教育有了實實在在的新變化。
為了讓少年宮真正成為孩子們愿意來、有收獲的地方,息縣在資源整合上下足功夫。在師資上推行“雙師制”,由美術、音樂等學科骨干教師擔任專職輔導員,校外專業人才帶來特色課程,讓孩子們既能打好學習基礎,又能接觸到豐富多彩的課外知識。同時,“1+N”共建模式把文明校園、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與少年宮緊密聯系在一起,開發出“行走的課堂”品牌活動。每到假期,“假期志愿行”活動就會開展,孩子們不僅能學到新知識,還能在互動中得到情感關懷,在戲曲傳唱、傳統節日體驗等活動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課程創新方面,息縣緊扣“一校一特色、一宮一品牌”目標,以“社團+項目”雙軌模式激活鄉村少年宮發展活力。將學科社團升級為特色課程體系,形成“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實踐課程”三級架構。學校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深挖本土資源潛力。孫廟鄉中心學校依托傳統民俗文化,將腰鼓藝術融入少年宮課程,通過系統化訓練與舞臺實踐,打造特色品牌。
“繼續貼近學生需求,為鄉村學校少年宮注入更多新鮮內容,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鄉村學子,助力他們在成長道路上追逐夢想”教體局負責人何何燕評價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