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3日訊青春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試圖沖破約束和管教。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如何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陪伴孩子走出抑郁,順利度過青春期?
配圖與本文無關
對此,紐扣家庭教育集團家庭教育指導師進行了以下分析和指導:
第一,觀察、感受孩子的內心感受,當好孩子身邊的“警報器”。
細心觀察、捕捉孩子的心理變化,真正“看見”孩子。很多家長在孩子開始出現抑郁、甚至孩子主動告知“我可能得了抑郁癥”時,都完全不以為意,認為只是普通的青春期逆反。
對孩子一次次的呼喊不以為意,因為家長沒有真正用心去“看見”孩子,把孩子當成自己發號施令的對象。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威脅、嚇唬和嘮叨不僅沒有用,甚至還會起反作用。
第二,看見孩子、肯定孩子,幫助孩子找到自我價值。
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避免指令式“教育”。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需要來自父母朋友式的分析和引導。
其次,要耐心地支持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接近孩子、了解孩子,真誠地夸獎孩子的優點。
第三,正確看待青春期抑郁,不要諱疾忌醫。
家長除了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教育模式,也要帶著孩子積極就醫,謹遵醫囑進行治療。
如果父母把孩子得了抑郁癥看成是一種羞恥,否認孩子的癥狀,也拒絕在親朋好友面前坦誠孩子的現狀。這時,孩子感受到的是不被父母接納的痛苦。一個被父母“嫌棄”的孩子,怎么能不絕望?又從哪里獲得能量走出陰霾?
閃電新聞記者 張微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