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5月23日訊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到大,被父母習(xí)慣性地批評“你這里不行,那里有錯”“你怎么總那樣”“你能不能讓爸媽省心”。父母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做法,會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傷害。
配圖與本文無關(guān)
對此,紐扣家庭教育集團家庭教育指導(dǎo)師進行了以下分析和指導(dǎo):
習(xí)慣性批評孩子的父母大概分兩類:
一類是對孩子要求嚴格,眼里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點。他們總以為“讓孩子難受,孩子便會長記性,繼而優(yōu)秀起來”。這種父母因為故意對孩子“挑刺”,經(jīng)常習(xí)慣性批評孩子。
另一類是生活壓抑的父母,自己擺脫不了心理上的壓抑,無意識地在孩子面前發(fā)泄,這是一種錯誤的心理補償機制。如果父母的壓抑狀況長期不能改善,便會變成習(xí)慣性批評。
所以,聰明的父母不會急著批評孩子,而是先給孩子解釋的機會,這樣不僅有助于父母的情緒調(diào)整,理智應(yīng)對,孩子也將因此受益。
閃電新聞記者 張微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